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春来看预期
菜价、票价、药价能一路平稳吗?
持续分化的楼市会不会再现暴涨?
“6.5%左右”的预期目标不变,意味着什么?
……
市场经济是预期经济。早春三月,随着两会圆满闭幕和年度经济目标的确定,人们对2018年的中国经济有了更多新期待。
物价走势将会怎样?
尽管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51个月以来的最高值,但今年物价水平仍将比较温和
“春笋15元,蛇豆5元,生菜4元……现在菜价还可以,但前一阵子真是贵?!北本┩诵葜肮こ掳⒁塘嘧挪死鹤铀阏?上个月农贸市场的黄瓜价格是现在的1倍多?!盎故亲罟匦牟思?不知道今年会不会闹心。”
与陈阿姨的感受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同比涨幅时隔12个月后重返“2”时代,创下2013年12月以来的最高值。随着数据创新高,物价走势自然也备受关注。
实际上,跟米袋子、菜篮子相关的物价,一直是千家万户牵挂的焦点。2010年,“姜你军”“蒜你狠”“向钱葱”等热词,折射出百姓对食品价格的高度敏感。2011年7月,我国CPI达到6.5%、创下2008年7月后的最高值时,对于通胀的担心更成为经济界热门话题。而在今年两会前夕,人民日报《经济周刊》与人民网联合开展的网友调查中,物价也位居网友最关心话题之首。
那么,今年的物价走势究竟将如何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3%左右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能实现吗?
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来,2018年的物价涨幅与2017年相比,可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耙蛭夜鸭鄹裨诵谢肪巢换嵊写蟊浠?一是粮食的连年丰收为食品价格的稳定打牢了基础;二是上游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目前也呈现涨幅回落趋势,缓解了工业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的压力;三是消费结构升级以及人工成本上升所推动的服务价格持续温和上涨趋势将延续。”
潘建成认为,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定在3%左右,与去年目标值保持一致,实现的把握非常大。“因为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形势紧密关联,保持价格目标稳定,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特别是增强社会对稳健货币政策的预期?!迸私ǔ伤?“这个调控目标,也为改革提供更大的腾挪空间,为国际经济环境波动比如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预留了空间?!?/p>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2018年我国物价水平仍将较为温和,CPI同比涨幅仍将低于3%的政策目标,更谈不上是高通胀?!拔锛墼诵姓逦潞?一方面为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宏观政策操作留下灵活余地?!?/p>
楼市会不会进入暴涨通道?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动摇
与物价同样备受关注的,当属房价。
“已经看了6套房了,有两个房主还挺有诚意的,都表示价格可以再降。”今秋就要“二人世界”变“三口之家”,让上海市民柴某加入了换房大军,“能明显感觉到二手房价格松动了,就是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更大降幅?!?/p>
以去年3月17日北京发布楼市新政为开端,我国主要热点城市相继推出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一二线楼市迈入“最严调控年”。
受益于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国家统计局3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有12个城市房价环比下降,降幅在0.1至0.6个百分点之间;有9个城市房价同比下降,降幅在0.3至2.5个百分点之间。
随着“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越来越深入人心,房地产市场预期也出现积极变化。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每套成交房源的平均被看次数比一年前增加了1倍,业主报价也更理性,购房者的话语权有所增强。严控购房资格、提高首付比例、去杠杆等政策,对平抑房价、降温楼市、引导市场回归理性,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那么今年楼市又将呈现怎样的特点呢?
持续分化仍是楼市的主要特征。“目前,一线过热城市的楼市虚火被抑制,二三四线非调控热点城市依然高温。如果楼市调控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今年楼市依然会明显分化?!敝性夭紫治鍪φ糯笪八?。
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难度较大。“从下一个阶段来看,按照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加快推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政策落地,同时,一线城市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还会有计划地推出一些土地供应,房地产投资应该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但再继续大幅上涨的难度较大?!惫彝臣凭中挛欧⒀匀嗣⒂滤?。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也表示,今年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既要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机制,提高调控的精准性,还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6. 5%左右的增长有压力吗?
中高速增长的平台基本确立,今年有望形成增速、就业、物价、效益的“多稳”局面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让海内外对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更加关注。然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维持在“6.5%左右”不变,低于去年实际增速。这又引发了人们对年内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猜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说,观察和判断我国这一轮经济波动,不能用一般观察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方法,而是要用发展阶段转变和增长方式调整的中长期结构视角。
“去年经济增速略超预期,既得益于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进、供求平衡状况改善,也得益于国际经济的普遍好转。但不能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触底反弹了。”陈昌盛说,“去年的积极变化,进一步证明中国经济经历6年多的调整,目前中高速增长的平台基本确立了,经济增长没有大幅下行的压力,将会围绕一个新平台小幅波动。”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经济学家、企业家都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6.5%左右的经济增长。
先看增长潜能。6.5%左右的增速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大体一致。最近10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6.7%到6.9%之间,已逐步调整至与中高速增长潜力相适应的水平,与就业、物价、效益等指标更趋匹配。
“从劳动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综合测算,目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在6.5%上下?!背虏⑺?随着产能利用率回升、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劳动效率提升、新技术向传统领域扩散加快,以及产能重组调整加快,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有所回升。据初步估算,2017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为1.8%左右,比2016年提高约0.3个百分点,是2015年以来的连续第三年回升。“这扭转了过去几年持续下行的态势,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积极变化的重要依据?!?/p>
再说运行风险。随着系统性风险从不断聚集转向逐步释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近几年,通过积极稳妥去杠杆,控制债务规模,增加股权融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去年宏观杠杆率涨幅明显收窄、总体趋于稳定。
还有就是市场信心。市场预期和企业家信心逐步恢复,市场内生动力在增强。随着传统部门产能利用率提升、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今年1—2月份,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1和1.4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0.2个百分点?!按咏衲昕挚?市场化程度高、内生性强的民间投资,延续了去年整体回暖向好的态势?!惫彝臣凭滞蹲仕靖呒锻臣剖ν醣Ρ跛?。
央行日前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达74.3%,比上季提高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81.9%,比上季提高2.8个百分点。
最后看外部环境。去年,世界经济从复苏乏力转向普遍复苏,出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首次大范围向好、主要经济体同步增长的局面。不少专家预期,尽管受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和新招频出的贸易关系壁垒。但是今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有望延续,范围还将拓展,这将为我国增长阶段转换创造外部利好。
“展望2018年,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多有利条件?!惫裨悍⒄寡芯恐行闹魅卫钗八怠?/p>
振兴实体经济信心有多大?
“坚定看多者”众,目前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期
阳春三月,在湖南长沙高新区,杉杉控股的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长沙基地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遥望内蒙古包头,杉杉的10万吨一体化工厂也在加紧建设。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给‘中国制造’带来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能源产业蓬勃壮大,使去年成为杉杉历史上规模、效益最好的一年。”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说,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细胞,是我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更是实体经济大有可为的舞台?!敖衲旯净菇中哟笱蟹⑼度牒筒芾┱?。跻身推动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中国品牌,对此我们有信心?!?/p>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更是就业的蓄水池。前几年,“脱实向虚”让不少实业家焦虑无奈,甚至出现了“关厂炒房”“卖房保壳”等怪象。如今,推动高质量发展又为实体经济振兴重新注入了信心。
——信心来自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认为,今年简政放权、减负降税等改革还将继续深化,让企业进一步轻装前行。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也为民营企业保持定力、坚守实业平添了强劲动力和巨大信心?!拔颐羌岫ǖ乜炊嗍堤寰谩D壳笆侵泄飞献詈玫拇匆灯?也是实体经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p>
——信心来自专注创新苦练内功。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跑,“中国制造”正以创新为动力,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敖斯ぶ悄芗际跤τ玫缴缁嵘罡髁煊?形成数据迭代和自我净化,最终释放产业红利,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这恰恰是中国最有优势的。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中,我对中国胜出非常有信心?!笨拼笱斗啥鲁ち跚旆逅?。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转型中国家。转型过程中,有很多成绩,也有改革不到位的一些扭曲。了解问题并看到解决问题的机会、资源以及政策措施,中国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6日 17 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经济 增长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