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歼10飞机首飞20周年揭秘:首飞不易 定型更难

资料图:歼-10表演机。中新社发 申进科 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披露,2018年3月23日是中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歼10成功首飞20周年纪念日。
1998年3月23日是航空人激动的日子,在渴盼与期待的目光中,歼10飞机原型机01架展翅翱翔,首飞成功。
中国航空工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歼10飞机首飞成功后,相关机构提出“加快试飞、加速定型”方案和部队“领先试用”的决策。研制团队再接再厉,全力投入到后续研制工作中。歼10飞机定型试飞采用了以往从未用过的试飞技术,进行了以往从未曾进行的试飞科目。在试飞过程中,以雷强、李中华等为代表的中国空军试飞员们,以精湛的试飞技术,把歼10飞机飞行包线推向到前所未有的边界,创造了国际上三代飞机定型试飞不摔飞机的纪录,推进了飞机定型的进程。在研制团队的拼搏下,开创了当年定型、当年批量装备部队的先河。
歼10飞机设计定型列装部队后,根据装备需求和军事变革不断发展,先后完成了歼10飞机双座战斗/教练机、歼10A飞机研制,较快地装备了中国军队;改进研制的歼10B飞机,显示了较强的对空和对面攻击能力;表演型也成为中国空军飞行表演大队第三代表演机。
歼10系列飞机多次参加重大活动和大型军事演习。实施多机编队、多次空中加油、连续巡航,远航南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在珠海国际航展上,歼10系列飞机与国外先进飞机同台竞技,傲啸长空,展现了中国空军的风采。在“和平使命”多国军演中,歼10飞机与其他飞机编队作战,展现了中国空军与多国、多机群的联合作战能力。2013年,歼10表演机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莫斯科国际航展,壮大了国威和军威。
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改型研制到独立自主研制的跨越,使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带动了中国国防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增强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对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负责人表示,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空军的主战武器装备实现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使中国空军装备水平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极大地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并为第四代飞机研发提升了工业基础、夯实了技术储备、培养了创新型人才,积累了管理经验,积蓄了后发力量。(记者 周音)
编辑:秦云
关键词:歼10飞机 首飞20周年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