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2017年国防科技工业这十件大事你需要知道
央视网消息:1月11日,国防科工局发布了2017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这些都是在2017年中最能体现我国在国防、工业、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突破。来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1、 重大航天专项工程取得突破进展。
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试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圆满完成,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五号按计划稳步推进,嫦娥四号任务如期转入正样研制阶段,与荷兰、德国、瑞典、沙特签署合作载荷的政府间备忘录。11月5日,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组网时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三号卫星投入使用,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网全面建成,《2017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发布。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整体能力初步形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支撑手段。

天舟一号

北斗导航
2、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万吨大型驱逐舰首舰先后下水。
4月26日,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船重工集团大连造船厂举行,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该航母由我国自主研制,目前,已完成主船体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后续,将按计划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并全面开展系泊试验。6月28日,我国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在中船集团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下水。该舰由我国自主研制,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海军装备研制已达世界一流水平。首艘国产航母、万吨大型驱逐舰首舰的下水,对于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具有重要意义。

国产航母

万吨大型驱逐舰
3、 以“慧眼”卫星为代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协调发展 。
6月15日,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该卫星工程是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空间科学任务,填补了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实现了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在轨测试期间,“慧眼”成功监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引力波事件,为全面理解该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通信容量超过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轨交付,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实现更新换代。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中阿两国元首互致贺电,开创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航天合作的成功先例,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
4、 朱日和沙场点兵彰显我国武器装备优质战斗力。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研制生产的多型装备接受检阅,彰显了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国防科技创新水平的显著提高,展示了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取得的新成效。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10余型导弹武器装备,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歼20等129架战机,兵器工业集团研制的99A主战坦克、04A履带式步兵战车、08式轮式装甲步战车等25款装备,兵器装备集团研制的8×8全地形车、履带式35毫米自行高炮等装备,中国电科集团研发生产的阅兵空中指挥系统等70余项配套装备、3型训练保障装备和1型安保装备,中国航发集团研制、生产、改装与保障的七大系列发动机及动力装置、传动系统等近600台套装备,集中亮相,一展风采。

朱日和阅兵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研制 工业 国防科技 技工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