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2018,会迎来一级市场艺术品消费的"井喷"吗?
时间进入2018,连大多数的“85后”也已经步入或即将步入而立年。过年回家,忽然发觉除了往年“催婚”、“催生”的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买房与装修成为身边不少亲戚、同学、朋友关心的问题。除了地板、厨卫、窗户该买什么材料,“墙上要不要挂点什么?”时不时也成为大家交谈的内容。
“做画廊是一种理想,这个行业太小众,太不好做!”许多画廊主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在过去的2017年,这样的抱怨似乎在减少。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大家正在产生的共识:“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口袋里的钱在增加,大家的想法也多了?!?/p>
在艺术市场起起伏伏十年之后,许多人认为,热闹的2017年也许是一级市场的一个节点。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也在出现:比如越来越多的西方艺术家以展览、博览会的方式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中国市场资源;博览会成为一级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市场进一步分层。无论是一、二级市场的分离趋势:二级市场越来越走向“高、精、尖”;一级市场则更脚踏实地发掘、培养艺术家;抑或画廊行业本身,机构的多样化使得展览形态越来越丰富。更重要的是,过去一两年来,消费市场在明显增长,艺术品收藏也在逐渐分化:除了专业性的机构及大藏家的收藏,个人消费型收藏的崛起恐怕是最不容忽视的趋势,也将为一级市场的发展带来可期的未来。

“德国8——德国当代艺术在中国”系列展览海报
用“热闹”来形容刚刚过去2017年一级市场完全不为过。这首先体现在:西方艺术家的大批量进入,这是一级市场展览形态发生的很重要的变化。
且不论在北京多家美术馆集体上演“德国8”大型的展览。国内画廊在过去一年也推出了多场西方艺术家个展,包括:皮耶里克·索朗回顾展(艾米李画廊),本杰明·阿普尔个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卡洛斯·加莱高亚个展(常青画廊),金氏彻平个展(星空间),Team Lab个展(佩斯北京)等等。11月上海艺术周期间,这一现象更加凸显。据统计,艺术周期间在上海共有近30场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开幕,其中接近一半的展览为国际艺术家。包括:安东尼·葛姆雷(龙美术馆),克莱尔·特伯来(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阿娜利亚·萨班(乔空间),乔丹·沃尔夫森(池社),A.R.彭克(复星艺术中心),朱利安·罗斯菲德(昊美术馆),竹川宣章(大田秀则画廊上海开幕展),名和晃平(阿拉里奥)等等。

昊美术馆朱利安·罗斯菲德个展海报

复星艺术中心:朱利安·奥培中国首展现场 图为复星艺术中心外景
很明显,上海已经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进入的一个目的地。这背后是高级别艺博会、私人美术馆的支撑,足以吸引更多国外私人美术馆、画廊、艺术家的进入。上海BANK画廊创始人马修·伯利塞维兹谈到:“2017年博览会期间,除了国外的画廊希望在这边拓宽市场?;褂懈嗟拿朗豕?、策展人、以及博览会的人都来到上海。他们来考察这边的画廊与市场。比如我们画廊今年就有Frieze的人到来?!?/p>
马修补充到:“一方面这是我们一直希望达成的目标;另一方面也给本土机构带来了一些竞争与威胁。比如在博览会的时候,国际大画廊一定是最重要的位置,本土的画廊都在边上,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但如果市场都往外面走,本土的市场、艺术家如何培养又是很矛盾的地方?!?/p>

正在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目的地的上海
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夏季风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在这些多样的展览中,我们看到的是西方艺术在中国市场上的布局?!?/p>
在压力下,2017年一级市场正逐渐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碰撞。比如画廊扩展新空间的战略:蜂巢在2017年年初在深圳设立新的空间,上海龙门雅集在香港开设了一个新空间,博而励画廊2017年10月份在纽约开设新空间等等。
除此之外,通过国际平台推广艺术家也成为画廊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2017年3月份博而励画廊的代理艺术家张培力在芝加哥美术馆的个展;站台中国代理艺术家:张业兴在雅典的个展,王恩来在亚洲文化中心的个展,以及童昆鸟在法国巴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个展项目;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艺术家吕楠在葡萄牙本拉多博物馆的展览项目等。
据了解,2018年“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现象将有增无减。一方面是国外画廊与机构以博览会、展览合作的方式引进更多的国外艺术家;另一方面不少专注推广本土艺术家的画廊也在主动引进一些国外艺术家的展览。比如博而励画廊在3月份开年展览就将推出5位来自德国艺术家的群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也将在今年推出一位日本艺术家:七户优,和一个德国艺术家的个展项目等等。在画廊空间的展览之外,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参加国际大型博览会也依旧是2018年画廊工作的内容之一。

2017西岸博览会现场
博览会成为一级市场重要的交易平台
2017年一级市场博览会则可以用“风起云涌”形容。集中在11月同期举办的西岸与ART 021这两家沪上博览会依旧热闹。9月份开幕的艺术深圳市场反响更热烈。除此之外,各地新的博览会平台也在产生或孵化。2017年3月21日举办的首届“画廊周北京”便是其中之一,鉴于上海这几年艺术市场的活跃,由几家本土画廊发起的“画廊周”活动,希望借此整合北京的一级市场,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将于3月份拉开帷幕。除此之外,上海ART 021品牌宣布于2018年进入北京,抢占5月北京的博览会档期。艺术成都则会在这之前的4月底举办。这样的博览会行程已经可以预期2018年画廊上半年的忙碌。

2017 ART 021外景
据统计,不少画廊在2017年参加博览会的数量已经与画廊一年的展览数量相当。而相应地,这些画廊在博览会上的销售也占据画廊一年销售中的重要比例。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负责人陈海涛表示:“画廊一年的展览5、6个,和参加博览会的数量差不多,从销售比例上也是差不多。对画廊而言,博览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销售平台?!?/p>

2017艺术深圳现场
博而励画廊合伙人贾伟表示认同:“2017年我们在博览会上的销售量要比平常展览大很多。比如我们在香港巴塞尔上销售了张培力的一件早期重要的影像作品;在艺术深圳,上海的西岸及ART 021上也都有很好的销售。另外画廊在参加国外的博览会:比如Frieze 纽约和Frieze Master上都有很好的销售。”

ART CHENGDU(艺术成都)新闻发布会

ART 021创办人应青蓝宣布将于今年在北京新增一个艺博会
博览会上更好的销售带给画廊越来越多的自信,不少画廊在博览会上大胆地推出艺术家个展项目。比如香格纳画廊在西岸博览会上带来刁德谦个展;蜂巢在2017年香港巴塞尔上推出了梁铨的个展等。夏季风谈到:“在博览会上推出个展,说实话是很担心的,因为个展如果成就成了,不成意味着没有其他作品可以选择。但整个反响的热烈程度是超乎我预期的?!币布诖耍榷?018年的市场表现持更积极的态度。

2017年西岸博览会期间,玉兰堂画廊推出的Hi21新锐艺术市集现场
市场进一步分层 消费型市场的崛起
一、 二级市场的分离几乎是十年来画廊经营者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在2017年第四季度,随着拍卖场上取得当代艺术“过亿元成交”的好成绩,一、二级市场的分离终于成为可能。
艺术市场资深经纪人,艺·凯旋画廊负责人李兰芳看到:“早期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面对的藏家几乎是同一拨,二级市场拍什么,一级市场就做什么样的展览。市场开始分层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群参与到艺术品消费中来,一、二级市场被迫分离:拍卖行不能再去找大量普通的作品;而画廊也要做更多培育性的工作,从几万开始到几十万,到几百万,使市场慢慢发生结构性的变化?!?/p>
玉兰堂画廊推出的Hi21新锐艺术市集在2017年西岸博览会期间举办,一共销售了200多件艺术品?;雀涸鹑宋榫⑻傅剑骸罢庋囊帐跏屑看饩褪窍?,作品的均价只有1万元,很多人是交给设计师来选择作品,大部分的人考虑的是这张作品适合挂在哪儿这样的问题。我原来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用一平米的房价去买一张画,怎么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现在大城市的房价已经达到10万一平,用这些钱买一张画心态自然就放平了。另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把一部分钱花在艺术品上,即是一种投资,挂在墙上也赏心悦目?!?/p>
资深艺术品经纪人林松认为过去一年,艺术品市场的金字塔正在逐渐形成:“这样的分层是一个更加健康的市场,因为它有了金字塔的底部,比较结实。而且收藏的人群结构也变得多样化,有投行的精英,五百强的CEO,有IT行业从业者。十年前,收藏的人群中从事传统行业的人要多一些。这些新兴的收藏人群有些共同之处,他们中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或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们很自信,有自己的主张,不会盲目地跟从,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和喜好来选择,而不仅仅只是看艺术品的价格和投资潜力。”

博而励画廊展出的艺术家张伟作品
博而励画廊的一位新藏家孔丹在今年把家里的局部重新装修了一下,用她的话说是“为了请画入室。”在这之前,他收藏了张伟的作品,这位理工科出生,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新藏家”在看到张伟作品的瞬间就喜欢上了,虽然说不上为什么,但那些色彩的组合使她感受到一种与自己精神状态相契合的创造力。于她而言,这样的艺术品消费,完全不是出于理性的投资。贾伟认为这类消费型藏家的成长会带来许多联动效应。比如她的朋友到她家聚会,看到家里挂着一件艺术品就会自然形成一种很好的艺术品消费传播,可能促使更多从未接触过艺术品消费的人进入市场。
市场节点 常态化经营与多元化生态并存
2017年,国内一大批画廊都已经步入了十年。在这个节点上,“越来越多的老牌、资深画廊在踏实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毕募痉缣傅剑骸岸嗄昀?,大家在购买艺术品上的两个误区在转变:一是买艺术品离普通大众很远,二是买艺术品就得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品消费应该像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一样,属于我们日常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可能消费的是1万元的艺术品,过十年之后我们买的可能是10万,100万的东西。”
除了资深画廊更踏实的工作,在过去一年,也有一些新的艺术空间及展览项目出现。比如在上海出现的胶囊空间,北京的掩体空间等。在贾伟看来:“这些机构选择的艺术家,展览项目、空间定位以及经营的理念都非常明确,也非常个性化。它们的出现使得市场形态更加丰富、多元?!?/p>
然而,画廊依旧是一项不好做的事业。李兰芳谈到:“798艺术区最多的时候有几百家画廊,能够坚持十年的也许不到5%。我们与国外的艺术市场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投入的也更多。中国的画廊除了需要抓市场,也需要抓学术。其实在硬件上,我们已经有足够自信与西方画廊媲美,但西方美术馆所承担的梳理艺术史的工作,却依旧需要落在每一家中国画廊身上,这意味着画廊需要投入许多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做学术方面的工作,比如邀请展览策展人,以及梳理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出版画册等。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画廊不得不兼具西方画廊与美术馆的双重功能?!?/p>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2017年,市场所谓的淡、旺季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了,许多画廊一直到过年前依旧在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做财务总结,制定接下来的展览及博览会计划等。2018各家画廊制定的计划表足以表明:这将会是更加忙碌的一年!伍劲总结到:“2017年第四季度一、二级市场所释放出的积极、乐观的信号,相信在接下来的2018年会变得更加清晰。”
编辑:杨岚
关键词:画廊 市场 艺术 艺术品 艺术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