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习近平和他的父母
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习近平的童年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度过,而他的少年时代更与父亲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父亲习仲勋从1962年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尚未成年的小儿子习远平在河南省黄泛区的一个农场劳动,两个姐姐被下放到生产建设兵团,习近平也前往陕北插队。
一家人天南地北、骨肉分离。妈妈的心里又怎能不挂着孩子们,怎能不挂着远在陕北农村吃苦的儿子。她便亲手给习近平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

习近平插队时母亲齐心为他缝制的针线包。来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习近平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读书。离开的那天,全村人排起长队为他送行,很多人不舍地哭了,不少村民送他走了一程又一程。
他说:“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闭庵制铀氐那楦幸恢备苍谙敖叫睦铩4哟蠖又榈阶苁榧?,习近平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到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习近平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好家风中成长,从人民中走来的习近平,时刻不忘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进入新时代,他正带领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李建广)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习近平 仲勋 习仲 父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