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晕车、流感、腹泻!春运路上,遇到这些突发情况咋处理?
2018年春运将于2月1日(农历腊月十六)开始,很多人已经开开心心地准备或已经踏上回家团圆的路途了。
春运人潮涌动,舟车劳苦,再加上在密封的空间里空气不畅,难免会有各种不适。专家提醒,春运途中要警惕各种健康隐患,保证健康归家。
A 晕车提前做准备
对于晕车的朋友来说,晕车的感觉真是生不如死,因此做好防晕车工作显得格外地重要。
“晕车是我们常常遇到的情况,不管是火车还是飞机、汽车,长时间的旅途对于身体来说是个考验。即使身体再好,也会感觉到眩晕。这是由于长时间的颠簸、心情紧张,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等原因造成的?!鄙轿饕娇拼笱Ц绞舻谝灰皆杭闭锟聘敝魅我绞人怠?/p>
据郭冬娜介绍,晕车不是病,而是一种应激反应,不用过分紧张。经常晕车者出发前的头天晚上应保证充足睡眠,别吃得太饱,别吃油腻食物,可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前半小时服用防晕车药或者切片生姜贴在肚脐眼上,也可以闻橘子皮或服用新鲜姜汁。
另外,乘车时尽量减少头部活动,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由于现在移动设备的普及,很多人在乘车或坐飞机时,都会在手机、平板电脑中下好电影、电视剧来消磨时间,这样长时间用眼,会给眼睛带来伤害,造成眼干、眼涩、眼疲劳等不适,特别是坐夜车的人,车厢中光线较暗,再长时间对着书籍或屏幕,伤害更大。另外,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长时间盯着屏幕,会让眼睛感觉不舒服,导致眼花、头晕等不适。
B 旅途谨防流感腹泻
春运期间,人群密度大、密切接触频率增加、通风和卫生条件较差,再加上天气又寒冷,旅途疲劳,抵抗力下降,这些都增加了流感感染风险。
郭冬娜建议乘客在车上要多喝水,也可佩戴口罩积极预防;中途靠站可以下车通风;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及口等。旅途中可以带上感冒药,如出发前出现了感冒等不适症状,应推迟出行,不要强行出门。
另外,在长途汽车和火车上,由于车上设施不足,许多乘客忽视洗手饮食卫生要求,或者在车上食用了冷食物,引发消化道疾病的发作,极易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
郭冬娜建议乘客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规律饮食,避免胃肠道疾病。在列车上吃饭前也应用香皂洗手,如果怕用水不方便,上车前最好准备消毒湿纸巾,吃饭前用湿纸巾擦手。不随意用手直接接触食物,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碗筷。长途旅行,有的人途中不吃不喝;也有的人一路上嘴不闲着。郭冬娜说,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前者可能导致低血糖,后者易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春运路上体力消耗大,合理搭配饮食才能护好肠胃。
C 特殊人群要当心
春运过程中,回家团聚、探亲访友,总是希望能带上刚出生的小宝宝和老人团聚,希望久别的亲人欢聚一堂,因此婴幼儿、孕妇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就成了旅途中的特殊人群。
“准妈妈出行前要咨询专科医生?!惫人?,“孕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原则上孕妇如果没有什么孕期并发症的话,是可以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民航、铁路部门也有孕妇坐乘的相关规定。但是孕妇如果要出行,应该提前进行身体检查,并咨询产科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是否出行?!?/p>
另外,乘客要带小宝宝出门时,一定要准备充足的衣服,防止气温上的差异。要多备些宝宝日用品,一次性纸尿裤、湿纸巾都要带足,给宝宝带点水,因为到了异地,有的宝宝会换水土拉肚子,等到了家以后先一半一半地换水比较好。宝宝容易感冒,受凉腹泻,出发前应准备治腹泻的肚脐贴之类的药物,还要随身携带一瓶退烧的药。
对于心脑系统疾病患者,郭冬娜建议在春运期间应尽量避免出行,如不得不外出,则要学会自救,如用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升高;当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时要开窗通风透气,应向就近的亲友求救,随身携带急救药品。长途旅行时还应多喝水,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避免血液过于黏稠形成血栓。补充水分相当重要,但应尽量少喝咖啡、酒、果汁,开水才是最佳的选择,最好能每小时补充250毫升左右的水。
编辑:赵彦
关键词:晕车 流感 腹泻 春运 突发情况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