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是苹果烂了,而是环境变了
因出货量低于预期,华尔街分析机构近日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级下调至“中性”级,苹果股价也一度下跌0.3%。这是继去年12月19日以来,苹果第二次遭遇降级。
时隔不到一个月,评级连续下调,这样的表现很不“苹果”。细数近来苹果的新闻,几乎都是些坏消息——“电池门”“降频门”“手机销量创新低”……唱衰苹果似乎已经成了一些媒体的“政治正确”,甚至有人直言“苹果烂了”。
创新曾是苹果最亮眼的标签。在智能机刚刚兴起的时代,学习苹果曾是众多智能手机厂商的必修课。然而,在iPhone 5S之后,苹果好像再难给我们带来惊喜。之后的iPhone 6、7、8乃至曾被寄予厚望的iPhone X,都被指“创新不足”,被网友吐槽“四世同堂”。
而另一边,国产手机却在技术、营销策略上不断求新求变?;托∶鬃攀盅蟹⑿酒蜃灾鞔葱侣醭鲋匾徊?;OV则深度耕耘线下渠道,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成为领军品牌……
在多元化选择面前,消费也愈加趋于理性。于是,去年iPhone 8发布后,再不见排队的“果粉”,而是门庭冷落。各大手机品牌的功能都差不多,消费者为何要为如此之贵的iPhone买单?
不只是手机,在全球取得傲人战绩的Apple pay,在中国同样遭遇了滑铁卢。在Apple pay入局前,国内支付业务已形成微信和支付宝双寡头格局,苹果虽想凭借庞大装机量奋力一搏,只可惜时机贻误,再难撼动市场。
不再那么闪亮的苹果,似乎已有转变的迹象。1月18日,为了更好服务中国用户,苹果公司开通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购买产品、寻找客服、咨询疑难问题。众多果粉戏言,高高在上的苹果也开始“接地气”。
形势比人强,这再不是可以凭借性能独孤求败的iPhone时代。与其期待下一个“乔布斯”式的创新,苹果更应摆正位置,主动迎合市场。“迎合”并不丢脸,盈利是企业最大的正义,活下去、活得好才是本事。
但“接地气”只是第一步。摆脱技术优越感,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利用已有市场优势,打造真正的本土化产品,这些深层的思维转变是更艰巨的任务。
犹记得十年前,诺基亚曾稳坐手机市场头把交椅,那时的“诺老大”对市场份额不足1%的“苹小弟”不屑一顾。接下来的三年上演了盛极而衰的戏码,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霸主易位。
后浪推倒前浪,这是IT产业发展的必然。消费者没有长情,他们只会拥抱最懂他们的人,留给苹果的时间或许已经不多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苹果 手机 iphon 环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