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七个方法暖和起来
受访专家: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 沈雁英
冬季寒冷,老人经常手脚冰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沈雁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是由于天气冷,身体新陈代谢减慢,血管容易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所致。7个方法可以让老人身体暖和起来。
1. 增加热量摄入。天冷人体消耗能量增多,需要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沈雁英建议,为了避免摄入过多脂肪,老人最好选择低糖、低脂、高热量食物,如鱼肉、鸡肉及豆类。用白萝卜和葱、蒜熬煮的“三白汤”,有助于提高人体御寒能力;还可多喝些姜茶,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有助于恢复和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内脂肪沉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 做些有氧运动。进入冬季,不少老人开始“猫冬”,这样只会越来越怕冷。老人应适量做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等。起床前可在被窝里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然后转一转脚踝,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3. 穿暖和?;加芯弊挡?、咽喉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出门前戴好帽子、围巾,穿上加厚的棉服、羽绒服,可防止头部、颈部、前胸、后背受寒,预防疾病复发。沈雁英表示,腹部和腰部积累过多的寒气,会使血液循环变慢,容易感冒。做好腹部保暖,轻轻拍打腹部,可散发热量,消散体内寒气。不少老人患有老寒腿,常感到膝关节疼痛,建议戴上护膝,给关节部位“升温”。
4. 暖脚。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寒气容易从脚部侵入体内,影响免疫力。老人要选择保暖性较好、舒适的鞋,比如棉鞋。少穿散热快、材料生硬的皮鞋。每天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放松全身,还能感到暖流顺着脚蔓延至全身,水中可加入艾蒿、姜、肉桂等,起到驱寒效果。
5. 通风、保湿。暖气、空调、电热毯、电暖炉是冬季保暖的必需品,但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人的御寒能力下降。再加上室内干燥,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沈雁英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一两次。冬季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快,如果不及时补水,皮肤容易干燥、皲裂,还会影响血液循环,令老人感到更冷。因此,应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别等渴了再喝。
6. 控制温度。冬季室内外温差大、通风不畅,老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引发疾病。建议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最高不要超过26℃。
7. 多晒太阳。老人最好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阳光充足的时段,多出门晒太阳。这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提高抗寒能力。(记者 田 飞)
编辑:赵彦
关键词:老人 身体缓和 方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