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单霁翔:重启宫门
单霁翔简介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霁翔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他说没想到自己会到“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来工作。四合院里春夏秋冬季节分明,可以接地气、望天空。大概起初就像某种移情,慢慢地,了解得越来越多,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与某个历史瞬间、历史故事对接,感情就再也无法拔出。
2017年的最后一天,从紫禁城西北角出发,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带领负责开放管理工作的约700名职工,对故宫开放区域进行了这一年最后一次清场封门检查。期间,单霁翔被不少游客认出,争抢着合影留念。他一如往常,温和淡然。
随着闭馆音乐响起,游人渐渐散去,一道道宫门缓缓合上,单霁翔和他的故宫就此为2017画下一个圆满的年终句点。
十几个小时后,迎着2018年的第一轮朝阳,寒风中,这位故宫当家人现身午门,如往常一样,亲自迎接紫禁城新一年的第一批访客。一个个满怀新奇的面孔穿梭而过,单霁翔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眼神坚毅执着。
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墙外是千年历史打磨的繁华和69年共和国心脏的炫彩,宫内是600年的历史沧桑和皇家威严。
故宫,在他手里变了模样
故宫,东方皇家建筑巅峰。一条中轴线纵贯。金色琉璃瓦顶下、朱红高墙内,圈住的是有形的宫阙亭台,播散的是无形的历史氤氲。
90多年前,神秘的紫禁城第一次以博物院身份向世界敞开大门。当天到底有多少人来参观,早就无从考察,只有史料记载,当日闭馆后工作人员捡了一大筐观众挤丢的鞋。
2012年,单霁翔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时,故宫正深陷泥潭。之前发生的“十重门”让故宫博物院的声誉跌至谷底。其时,58岁的单霁翔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到故宫博物院的前几个月,单霁翔成了故宫人口中“行走的院长”,他遍访各个部门,登门求教于院内的老专家学者,走遍了传说中“紫禁城9999间半的房舍”。
在秘书周高亮的记忆中,每天进宫后和院长汇合,俩人从神武门西边院长办公室出发,向西沿着紫禁城红墙绕一圈,每天这4公里巡查风雨无阻。从小长在北京四合院的单霁翔在这样的行走中,摸清了世界上最大四合院的现状。
“不夸张地说,近600年来,只有我和高亮走遍了紫禁城里所有的房子。”说得轻松,单霁翔却利用这行走的5个月,完成了一篇名为“平安故宫工程”的报告。除了摸清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如何开展?;すこ?《“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中还涉及?;?80万余件故宫藏品的安全,以及每年约1500万中外观众的安全。
接下来几年,随着“平安故宫“工程的稳步推进,紫禁城变了模样。
600年的故宫也应该有未来。到任之始,单霁翔便坚定一个信念:首先要善待故宫本身,让这座宝库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故宫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为了让故宫从历史中走来,再健康地走向未来,鉴于故宫博物院每天参观人数规模特别庞大的现实情况,为了让紫禁城的珍宝不至于从早到晚接受参观,改善疲惫不堪的现况,故宫博物院开始实行每周一全天闭馆的“休息”;为了?;だ沸畔?故宫开展了更大规模的修缮和?;すぷ?使原开放面积只占总面积30%的故宫通过修缮达到将近80%的开放面积;为了使环境得到综合整治,所有办公地点不再占用古建,同时加强文物建筑日常维修,对周边环境控制以及地下库房改建,基础设施改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文物藏品防震以及观众参观安全等等。
“一个烟头也管,一个井盖也管,一块墙皮也管。”到故宫后,单霁翔事必躬亲。同事们埋怨他管得太细。他轻松笑笑:“把一件一件小事做好,就能看出大的变化?!?/p>
禁烟、禁垃圾、禁草,拆“违建”,几年下来,紫禁城变了模样。
有人评价单霁翔管理故宫的理念为“让观众有尊严,让故宫有尊严”。为前者,他做了很多润物无声的工作,为后者,单霁翔也整出了大动静,甚至打破了沿袭多年的外交惯例。
在2013年4月之前,来故宫参观的外宾都可以乘车直入午门,一直开到参观地点。但单霁翔早就认为,这个特权应该取消,外宾也应当在故宫门前下车,和所有参观者一样步行入内。
法国总统奥朗德来故宫的那天,午门在礼宾车队抵达时关上了,单霁翔在午门外候着,引导着奥朗德一行步行入内。从这天后,午门再也没有出现过车队长驱直入的景象。
单霁翔觉得,这是对故宫这座古老建筑的尊重?!坝⒐陌捉鸷汗?、法国的凡尔赛宫、日本的皇宫今天都是开放单位,但都不允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
故宫为普通观众打开了越来越多尘封已久的宫门,但面对外宾想要驶入午门的礼宾车,单霁翔却坚持关上大门。坚持背后的道理非常简单,“无论你是谁,都该对这些人类文化宝藏保持一颗应有的敬畏心,尊重文物,就是尊重文化本身?!?/p>
在单霁翔的坚持下,文物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尊严。
何谓尊严?词典解释为庄严而有威严,使人敬畏,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或身份。
说是还故宫文物以尊严,实际上是将尊严拱手奉还给来故宫参观的观众,奉还给那久远却依旧万分厚重的历史,让人们更尊重历史,让历史更尊重事实,让这个世界更加真实可感。
一心守护,敬畏传承
实现网上售票;曾经深埋在仓库里的诸多文物被修复并被搬上展厅;故宫表情包、故宫APP等一系列故宫文化产品的出现……
最近几年,宫门大开的紫禁城以愈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开放带来的影响,不亚于1925年故宫博物院甫一成立,寻常百姓踏入皇城时造成的冲击。
总是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实际更像是这座古老宫殿的守护者。言谈间,关于故宫的时间精确到日,文物统计细致到个位数,不假思索,自然流淌。
“博物馆应该是有温度的?!钡ヶ柘M切└挥心诤奈奈?能被更多人以走心的方式看到,只有这样,文化的深层价值才能传播得更远。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去了解并喜爱它,单霁翔投入到故宫学院、故宫研究院、故宫知识讲堂中。他在向公众推广宣传故宫的同时,不忘将故宫自身打造为文化、学术平台。故宫研究院下设一室二十所,含研究室、故宫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明清宫廷历史档案研究所等,另有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院涵盖了器物、书画、戏曲、法治、历史、考古、工艺、园林、技法等学术领域?;慵谕庵诙喙使У淖已д?基于故宫丰富的院藏,开展研究并出版相关成果。
?;の奈?传承文明,对单霁翔来说,更是义不容辞。在他的精心治理之下,故宫一扫原来的管理混乱阴霾,守护文物的匠人们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工作。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更是突破了人们对文物的认识维度:文物有温度和灵魂。
单霁翔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他说没想到自己会到“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来工作。四合院里春夏秋冬季节分明,可以接地气、望天空。大概起初就像某种移情,慢慢地,了解得越来越多,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与某个历史瞬间、历史故事对接,感情就再也无法拔出。每早8点,他都要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当朝霞满天的时候,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望着故宫,我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p>
单霁翔带领着故宫人用心呵护着紫禁城,古殿、绿草、朱墙、黄瓦不动声色地诉说着改变。在与现代人共生共长的过程中,故宫这个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快600岁的紫禁城愈发神采奕奕。
其实,对故宫每一间屋、每一寸土的深情,并不是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以后才放上心头的。
单霁翔曾教过中国建筑史,故宫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自然是他关注的课题。
“1989年,我儿子5岁。那会儿我的爱人在外国上学,平时由岳父母照看小孩,一到星期天,孩子归我管。他问上哪儿啊?我说带你玩去,看皇帝住的地方,就把他带到故宫。第二个星期天,又带他去。等到第三个星期天,他已经不怎么乐意来了。一连5个星期天,我都是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把故宫的很多细节都拍了,仔细研究。”单霁翔说。
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曾主持故宫筒子河保护与整治工作。这一度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整治工程。2001年至2002年,在担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期间,他主持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で;す婊?、“北京皇城?;す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项目,这些项目与紫禁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要把那些恢弘的皇家古建当成一本书去阅读,而不是当成一个景点去参观?!钡ヶ柙庋挠锬昵崛?。
很多时候,单霁翔更像是故宫文化的推介大使,他经常一天要做两三场演讲,向社会传播故宫文化。在这些演讲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要让故宫以及文化遗产更有尊严。
“故宫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懂得其价值的观众之多寡?!钡ヶ韬推渌使苏谧龅?就是一点一点褪去这座瑰丽辉煌宫殿神秘的面纱,用庄严、博大的文化去滋养公众心灵。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单霁翔 故宫 ?;?#32;文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