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公众满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硬指标
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的年度评价结果,根据相关评价体系,该评价结果由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两大部分组成。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ど肪匙龀鑫颐钦獯说呐Α!倍幽壳熬蒙缁岱⒄固评纯矗唤鼍迷诵姓谥鸾ジ姹鸫址攀椒⒄鼓J?,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人们对于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转变也已逐步确立。就此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的发布,以及绿色发展指标的首度推出,自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尽管在具体指标设计和数据方面还存在不同意见,但总体来说,年度评价结果一目了然,各级政府和公众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究竟处于何种水准,从而为今后工作的改进和努力提供参照。
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由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两大部分组成,坦率地说,我认为这是该评价结果最有特色的亮点。因为无论何种政策,公众是否满意、是否有获得感,才是该项政策最终真正成功的关键。
设计各种指标形成相关评价体系以考核、评价、分析某项具体工作,这种做法其实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之中,公众对其并不陌生。但是,由各种指标所考核、评价的工作,与公众对其认可程度之间,却不存在相应的正向对应关系。而我们常??吹剑椭副昀此?,某项工作可能数据很好看,但公众的认可程度却比较低。最典型的就是各地对于雾霾治理情况的结果通报。数据显示治理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公众的直观感受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种偏差,不仅撕裂了社会共识,也给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带来困惑。
指标设计有其技术要求和规范,公众未必了解。这当然是产生矛盾的根源之一。但另一方面,公众的感受和满意程度,抑或说公众的获得感,却是相关工作是否真正成功的最终检验。一个指标数据很好但公众却不满意的工作和政策,若一口咬定是成功的,其客观结果想必是加剧社会矛盾??赡苷怯捎诖酥挚悸牵状畏⒉嫉纳拿鹘ㄉ枘甓绕兰劢峁?,在推出具体的绿色发展指数的同时,又纳入了公众满意程度这个指标,以便更为公允、全面地反映评价结果。而从评价结果排序上也可以清楚看出,有些绿色发展指数很不错的地方,公众满意程度却并不高。
如何让公众有获得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改进评价指标体系,更努力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增强公众获得感的最基础工作。但如何及时、坦诚地回应社会与公众的诉求,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因为矛盾和社会共识的撕裂,往往是不顾及社会感受,一味地自说自话造成的。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公众 生态 文明 评价 建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