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王泽普: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
甘当“出头鸟”的内心独白:争议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1983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播发通讯,以《精明强干的工业指挥员——王泽普》为题报道了王泽普的治厂奥秘,同时配发《厂长应有“将才”》的评论。两天前的11月16日,同样在《人民日报》头版,《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的长篇文章,报道了浙江海盐衬衫总厂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经营管理经验。
这两篇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将一南一北两个厂长的改革故事遥相呼应,在全国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改革共识和舆论氛围的快速形成。无论是步鑫生领导的集体所有制轻纺小厂,还是王泽普治下的“一五”时期鞍钢重点工程、全民所有制的无缝钢管厂,南北两座工厂的改革创新的成功实践,无疑回应了人们对城市企业经营管理改革的呼声,放大了全社会对变革的信心和期许。
上世纪80年代,王泽普与浙江海盐衬衫厂厂长步鑫生、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等众多改革破局者一起,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深受媒体追捧和公众关注。冶金部、河北省政府、辽宁省委下发文件,号召向王泽普学习,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团也纷至沓来……
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辽宁日报等媒体密集采访,对王泽普的改革经验深入调研、持续跟踪报道。《瞭望》周刊称赞王泽普为“一个在改革中坚韧、抗压、勇往直前的人,是货真价实的‘钢管厂长’”;《共产党员》杂志则认为王泽普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树立了新型厂长形象;辽宁日报采写的通讯《厂长王泽普用好百分之一晋级权奖勤奖优》,被评为1984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生产上去了,厂长却下来了”
“弄潮儿”变“出头鸟”,是一些改革者的无奈。1985年8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的一则消息——《积极推行改革引起争议,王泽普被免去厂长职务》,向人们宣告了这位改革明星的突然“下课”。一时间舆论哗然,广大读者的质询如同潮水,也引发了人们对改革者遭遇、命运的深切关注和讨论。
“生产上去了,厂长却下来了”,当时读者来信和媒体评论中,人们对这一反差强烈的变化疑惑不解。据王泽普回忆,几乎从上任伊始,他的改革实践就与争议、质疑相伴而行。有人说,王泽普太严了,就知道罚款;有人说,他用经济手段奖罚职工是资本主义的做法;还有人认为,王泽普无组织无纪律,擅自将副厂长架空实行“一长三师”制,甚至搞资本主义的那一套,股份制企业就是例证……
与这些在今天看来有些意气用事,甚至上纲上线的质疑声相比,一些对王泽普颇有好感的干部职工,对他异于常人的企业管理理念也失去判断。鞍钢民企集团总经理孙志国回忆,当年刚进无缝厂时,工人中就流传着厂长王泽普“准时上下班,出门坐吉普”的说法。他开始认为这是对王泽普改革放权、科学管理的褒奖,后来又有人讥讽为官僚作风、享乐主义,一时间竟让很多人难辨孰对孰错。
“我不怕争议,争议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对于种种误解、争议和偏见,王泽普往往针锋相对,以更加激烈的态度加以回应:“我的优点、成绩和我的缺点、错误相等,喜欢我的人和害怕我的人一样多?!闭庵植煌仔?、硬碰硬的倔强加剧了他的“另类”,使得围绕他的争论愈演愈烈。
直至今日,记者也很难找到王泽普被免职的确切原因,而从当年鞍钢落实冶金部部长要求冶金系统向王泽普学习的批示中,记者发现一个态度暧昧的细节——在转发冶金部长批示文件后,鞍钢方面又发出紧急电话通知,强调要认真领会批示的“精神实质”,对王泽普的治厂之道,“不传达、不讨论、不学习”。
即使在王泽普被免职前,无缝厂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仍蒸蒸日上,他也在写给鞍钢党委的信中,多次表达了继续留任厂长的愿望:“我留恋的是这里的事业,我想用事实说明,像无缝厂这样的老企业通过改革和改造,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想证明像鞍钢这样的特大型企业,是能够培养出自己的企业管理者或者说是企业家的。”
波折中停不下的人生
得知王泽普被免职的消息,北京一家大型国企向他伸出橄榄枝。前往北京工作几个月,王泽普可谓顺风顺水,很快就打开了新局面。由于他的组织关系仍在鞍钢,对方无法对其正式任职,加上当时鞍钢领导班子变更,新任总经理三番五次邀请,王泽普心头一热还是返了回来。
“毕竟端了几十年的国家饭碗,对鞍钢、对组织怀有感情!况且四五年后我就要退休了,如果一下子闯到体制外,多少有点晚节不保的悲凉,心里也很难接受?!彼蚣钦咛钩碌笔钡男木场?/p>
回到鞍钢新成立的经营咨询开发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王泽普照样干得风生水起。1986年,王泽普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下江南,访湖南,跑新疆,去广西,但凡有钢铁企业的地方,工程技术团队都在寻找施展的舞台。仅在江苏省,他就跑遍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江阴,泰州等市,帮企业解决了大量难题,在当地创出了鞍钢的技术咨询品牌。南京中板厂一套新建设备因技术瓶颈开不了工,王泽普组织鞍钢专家前往诊断,很快就将生产线运转了起来。他还引入鞍钢技术成立无锡市弹簧公司,自己当起了新公司的董事长……
这是最累心的一年,也是最潇洒的一年,除却工作,王泽普跑遍大江南北,到哪儿都受媒体瞩目,帮扶的项目也是接连成功。1987年2月,全国首次评选“经济改革人才奖”,王泽普获得殊荣,他似乎重新找回了施展才干的平台。
然而树欲静却风不止,种种羁绊不期而遇。王泽普这才意识到,国有企业的一些弊端根深蒂固,继续待下去仍将面临被“冷藏”的结局,但他决不能一蹶不振,轻言失败。这一年来的南北闯荡,也让他领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他又一次选择出走。
1987年4月,王泽普办理停薪留职,接受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珠海白藤湖联合发展总公司邀请,前往参与珠海西区大开发。王泽普对南方民营企业的气魄和宽松环境所打动,“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活动舞台吗?我已经58岁了,今天不干,更待何时?”
两年间,担任白藤湖开发项目副总指挥的王泽普走遍当地山山水水,参与规划建设了包括珠?;≡谀诘闹楹N髑喔鲋氐阆钅?。此后,他又一度应邀北上天津大邱庄担任高管,规划实施再造一个大邱庄的庞大构想。即便在退休之后,王泽普还加盟了数家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担任高管、顾问、驻中国代表等要职。
在老人书房,一摞证件、聘书和文件材料,记录了他走南闯北的传奇经历。他是当时国内明星企业——北京达美纺织集团的首个顾问,是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特邀研究员,还以山东威海建城发展总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兼任威海建城开发区区长,探索公司和开发区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改革。在担任无锡市弹簧公司董事长期间,他仅用一年时间就收回了鞍钢投资。担任日本贸易科技株式会社鞍山代表处首席代表时,他将日本技术对接给鞍钢,每年帮助鞍钢创效数千万元……
2009年,已经78岁的王泽普才卸下行囊,告老还乡。颇有戏剧性的是,王泽普1991年从鞍钢退休,因所在的经营咨询开发公司日渐萎缩,6年后他的退休关系又被调回无缝钢管厂。此时的无缝钢管厂,因改革滞后颓势初显,王泽普却不能再做点什么了。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王泽普 鞍钢 改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