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元代画家吴镇的绘事之乐
在古代中国绘画史上,元代画家吴镇是个独特的存在。他一生归隐,生活贫寒简单,却笔耕不辍,青史留名,追求真正的“内心之乐”。
解读吴镇的画,同样可以在皴擦之间感觉到绘事之乐。这种快乐虽然简单,却来之不易。

只钓鲈鱼不钓名
吴镇,字仲圭,号梅道人,浙江嘉兴人。他是真正的隐士。虽然小的时候也曾学剑,却不想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是甘心隐迹埋名在市井之中,生活在简陋的房子里。没有地,也没有继承什么财产,所以他或者当私塾先生,或去市井中算命,很少卖画。他肯定不是不想卖画致富,而是他既没有名士气派,也没有家族背景,更不结交权贵,没有任何噱头来做宣传。对于世人来说,太平淡,平淡得可以忽略他的存在。所以,他的绘画虽然很好,淋漓浑厚,朴实无华,销路却不好。
但吴镇不需要自诩。故宫博物院藏《渔父图》中,远山温润,曲水流觞,平坡老树,自然左倚,既与远处右倚之树呼应,也与扁舟有所联系,遂使整幅作品气脉流畅,安静从容。这是吴镇的代表作品,已经具有完善的自我风格。
在此图中,吴镇在用笔上用了圆笔,不再如宋人那样有明显的张力,但内蕴却浑厚自如,这明显是因为画家本人的修养及自信心很高,与自然相呼应为一体的境界所致。图中题跋曰: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葫芦。这也是吴镇山水的意蕴所在,后人学画读画,不可不查。
更为点题的是,他在《渔父图》里有题画诗:“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p>
渔父之乐,于吴镇之画,可谓千古相应,世间名利,对这样的人没有任何诱惑力。所以,我们在正史的记录中看不到他的文字,只是在凌乱的画家记录中能搜索到一些,准确与否都不重要,只要他的画在,就如同渔父惊鸿一现留下的歌谣,足以彰显他的精神境界,让我们了解和向往。
吴镇的精神境界是朴实无华的。他没有生活的忧伤,是因为对名利没有积极的态度。在他来说,自己并不如陶渊明有才气,也没有像样的隐士风度,手不能缚鸡,言不足以安邦,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因此,过着平淡的生活,就是他的追求、他的快乐。
吴镇的画一般都是自书自题,不找名人点评、不找大家题字留存,就是自娱自乐。有一则题款就是这个意思:“我欲赋归去,愧无三径就荒之佳句;我欲江湘游,恨无绿蓑青笠之风流。学稼兮力弱,不堪供其耒耜;学圃兮租重,胡为累其田畴。进不能有补于用,退不能嘉遯于休;居易行俭,从其所好,顺生佚老,吾复何求也!”
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双松图》也是代表。此图在吴镇作品中署年款最早,题款中有“泰定五年”数字,则此图应为1328年作品,吴镇时年49岁。
图中两株松树相互呼应,盘旋而上,顶天立地,树干用笔苍劲,枝叶交错,有浑厚生机,至于原野,以深远法描述,远处丛树也描述得十分清晰,一笔一画皆有来处。远山以披麻皴法勾勒,师法董源,显得温润从容,颇有雅致。从构图上看,此图应该是师法李成之《寒林平野图》,而远处背景则必然学自董源诸人,足见吴镇师承前贤之功力。
因为平淡所以深厚,因为简易所以繁复,吴镇的“居易行俭”,因为没有任何表征,所以如果没有心灵上的认可,就很不容易理解。
例如,高居翰就实在没有什么办法来形容吴镇的《中山图》,只能简单地罗列图中所绘的山的形状和灌木等等,然后说:“走笔至此,便已经把这幅画说完了:画中没有溪流、瀑布、人物、屋舍,甚至小径等点缀,没有征兆足以显示这是绘于哪一个季节或是何种气候,更没有云雾之中‘通山川之气’的物象可以暗示流动或变化。”
显然,依赖于物象来解释中国画的高居翰也有些手足失措,虽然他说“全画沉浸在一种永恒的沉寂之中”“画中疏朗闲放的笔法,反复出现的简单物形有安抚镇定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平淡’的境界”,但他实际上还是力图从表象上理解吴镇,虽然似乎接近,其实差得实在太远。
他写下这些评语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不乐意,因为这在他来说是有些矛盾的,因为西方人推崇的是“进步”,是“不断打破纪录”,而文人画却对“平淡”这样看重。高居翰礼貌地说:“如果再以室内乐为例,这幅画吸引的是欣赏谦冲含蓄这种格调的人,并不是人人都喜欢的?!闭馑淙凰坪跏且恢帧凹始?,因人而异”的客观态度,其实却是一种潜意识的否定吧!
高居翰毕竟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还是不了解,而且更不能接受这种文化精神其实是中国人普遍向往的生活,因此也不能理解平淡而丰富的生活才是中国人的未来。所谓的“室内乐”并不是“内心乐”,为什么还是从外向上的享受,而不是从内省上的性情上去理解中国画呢?从性情上生发的文化,一定崇尚“平淡无奇”的境界。
真隐者之“内心乐”
元代孙作评吴镇之画道:“今观仲圭,隐者也。其趣常在山岩林壑之下,故其笔类有幽远闲放之情,殊乏贵游子弟之气。议者少之,其以此乎?”高居翰应该好好读读这个评语,还是有文化共鸣的人才能理解文人画的真谛。
因此,我们说,吴镇的画需要“内心乐”的人才能体会。吴镇一生比较贫寒,所以世间的快乐于他似乎没有什么瓜葛,但他却能如颜回一样,身处逆境而不改其乐,是因为其内心精神世界足够圆满,内心充满快乐。
只是,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太少了,几千年来,也就廖若寒星。吴镇显然是其中之一,所以不免有些寂寞吧?
寄情书画,以梅花道人自居,显然是因为可以寄物以抒怀、怡情而养性的缘故。他喜欢画竹子,因为竹子就是他。
他在《墨竹谱》自题诗中说:“抱道之无心,凌云如有意。寂寂空山中,凛此君子志”,“众木摇落时,此君特苍然。节直心愈空,抱独全其天?!?/p>
他喜欢梅花,就在住的地方都种了梅花,生前以梅道人、梅沙弥自号,死了也喜欢坟边都是梅花,也是因为梅花就是他。
陆游《梅花绝句六首》:“闻道梅花坼晓凤,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蔽庹蚨林?,想来必定是心有戚戚焉。
读吴镇的画,也有这样的快乐。无论是画画还是写文字,其实都是自己的事,如果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想着它是否能流传后世,是否符合学术规范,那么这样的文字就是负担,既然在自己都是负担了,怎么能指望它们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我想,骨子里的忧伤和快乐都无法掩饰,骨子里的平淡却可以被忽视。忧伤和快乐都会因欲望的“失”或者“得”,变化快,存在的时间也短,而平淡的感觉却可以一直存在,因为没有人跟你抢。很奇怪,没有人愿意跟你抢的东西,有史以来却很少人能得到,所有人都视为理所应当的存在对所有人来说,竟然成了一种奢侈的活。
每天都行走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感受自己的生命如同机器的零件,我们活着有太多的身不由己。然而,事实却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幸。而我们若能从不幸中惊醒,不再执迷不悟,体会到平淡的幸福,也是好事,比如倪瓒、八大等,只是纵使如此,他们骨子里的忧伤和快乐还是在绘画艺术中一览无余。
这一点,个人觉得他们都不如吴镇,从生到死,一直就活得明明白白,自自在在,平淡而丰富,简单而深远。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杨岚
关键词:吴镇 平淡 快乐 绘事之乐 元代画家吴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