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浙江“千万工程”惠及2.6万村
乡村因治更美丽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自2003年启动实施以来,已完成2.6万个村的综合整治,乡村环境翻天覆地。重硬件提升,更重以文化人,浙江乡村整治工程注重培育高素质新农民,让“千万工程”的金名片更加熠熠闪光。
“种文化”带来乡村和谐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新昌县沙溪镇下蔡岙村,因为这个越剧发源地常年都有味正、动人的越剧表演,让人为之沉醉,甚至落泪。而在临海括苍张家渡村,当地农民几乎都会“临海剪纸”这门传统手艺,既传承文化,又美化了生活。
舞龙灯,农家戏,新田歌……2007年开始,浙江村村“种文化”,吸引了成千上万乡亲投身其中,流传千年的乡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
杜黄新村是诸暨一个普通乡村。除了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村里的墙上被村民画满了“求知若渴”“卧冰求鲤”等宣扬传统美德的图画。当地干部说:“邻里纠纷少了,赌博没有市场了,村里凝聚力更强了。”
浙江省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认为:“多一个广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文化氛围形成了,村民便在潜移默化中文明起来。”
讲文明改掉千年陋习
“山头月影留书院,水外鸡声近竹林”。初春来到浙江省安吉县彰吴镇玉华村,村口一副对联显出浓浓的文化味儿。进村,路边一树白梅开得正旺,竹林外流水潺潺,鸡鸣声隐隐相闻,正是一幅美丽的田园图画。
美丽的感觉更来自清洁。溪流中不见一个塑料袋,路上没有一片垃圾,农民家门口,柴火码得整整齐齐,水池边一尘不染,让人不禁赞叹:在城里,怕是也没有这样整洁!
“现在我们农村的文明状况,有些还超过城里呢!你看,我们这里都实行垃圾分类了!”彰吴镇委书记陈旭华带着几分得意。
还真不是吹牛,村道边、每户农家门口,都整齐排放四种颜色的塑料桶。“黄色是不可回收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绿色是可回收垃圾,我家的黑色垃圾桶在厨房里,专装厨余垃圾!”62岁的村民李全顺说,干干净净的地,自己看着都舒服,谁舍得往上乱丢东西?
安吉县不是特例。十年“千万工程”持续推进下,浙江不但收获了村庄面貌的天翻地覆,更改掉了农村的千年陋习。绍兴县富盛镇北山自然村村民陶惠龙说:“多少年来,村民都习惯一挥扫帚,把垃圾直接从自家门口扫到河里。现在,没有人随地乱丢一个烟头、一个瓜子壳!”
新时期有了“精神家园”
雨天,浙江嵊州市西鲍村的文化礼堂荡漾着欢声笑语,村里的文艺小分队自编自演,台下村民边观看,边鼓掌,边评点。
“物质富裕了,精神更要富有”,2013年开始,浙江把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列为当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相继出台,依托村落里的旧祠堂、闲置校舍、大会堂,就地改建,计划全年建设文化礼堂1000个。
西鲍村里,文化礼堂可谓是全村最“豪华”的建筑了。村史室,陈列着西鲍村的历史、名人、掌故;礼堂里贴着一张“五榜”,分别是福寿安康、喜结良缘、军营 建功、金榜题名、开蒙启智,每一栏都贴上村民的照片。有了这张榜,村民自家大事,也成了全村喜事,老人祝寿,全家聚到礼堂前拍张全家福放上去;新媳妇进门,也来文化礼堂举办仪式。
刚过完80寿辰的张云周老人很自豪:“这么一来,村里人都越来越有归属感!”村书记童开华很感慨:“人富 了,钱多了,精神追求不能少。子女对老人孝不孝敬,村民有空是不是赌博喝酒,都得靠文化潜移默化,才能有好风气。所以我们拿全村最好的房子做成文化礼堂, 好比是全村人的精神家园。人有了精气神,就能积极向上,你说是不是?”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文化 村民 礼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