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中国天主教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
中国文化中的“天”“帝”观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先秦诸子思想中,富含对“天”、“帝”、“神”的讨论。其中“神”与“天”“帝”有相近之处。从文字的产生来说,“神”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大量出现。不过,其不作“神”而作“申”。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申,神也?!币浴吧辍弊殖鱿值摹吧瘛弊衷谖髦苁逼谌源罅渴褂?,从“示”的“神”最早出现于西周,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都有从示的“神”字。就字意而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神”的解释是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
一般说来,“神”自古以来主要是从“天”的层面来解释的。周初至高无上的神,除了“天”以外,还有“帝”。“天”是就我们头顶上的苍苍者与悠悠者加以神圣化而成的,因此人格神的意味非常少,至于“帝”则完全是一位人格神,而且有着拟人的形象。诗大雅文王云:“文王陟降,在帝左右?!闭庀约系凼怯行蜗蟮?,否则不可能说在帝左右。
在商时期“上帝”是商人的部落神及宗主神;但周人的“上帝”是普世的上帝,也是道德的维护者及裁判者。天命靡常,唯德是亲,上帝是公正的。这一突破的重要性,第一次给予生活在世上的意义,也使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道德标准。
儒家文化历来社会影响较大,其核心人物孔子,曾喟然慨叹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阳货》)。这里的天”指何物?一般认为,这里的“天”,一方面包含了自然天际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人格“神”的意味。因为虽然孔子对神的认识是“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但称“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篇》)。
墨子的天,一般都说他是宗教性的,而且是个人格神,是有爱恶、行赏罚的造物主。因为“天欲义而恶不义。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上》)。
孟子的天,大体和孔子的一样,依然是具有宗教性的,所以他除引用了诗书中“惟天为大”、“畏天之威”等话外,他自己还说过:“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疤煳从街翁煜乱病保ā睹献印す锍笙隆罚┖汀把霾焕⒂谔臁保ā逗谧印ぞ⌒纳稀罚杉献拥奶烊匀痪哂凶诮痰囊馕?。天是不言的,天命也不是谆谆然命之的意思。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把天看成是人格神。天有意志,也有喜怒哀乐,所以人要遵从天的旨意。
“天主”一词的由来与“礼仪之争”
明末利玛窦等来华传教士,根据中国文化中的“天”“上帝”,把天主教所信仰的“神”译作“天主”。“天主”一词,拉丁文为“Deus”,现代英译为God。起初一些传教士把Deus,音译为“陡斯”。罗明坚在广东传教时取自《史记·封禅书》使用了“天主”的称谓?!妒芳恰し忪椤匪?“八神,一曰天主,祀天齐”表述“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和“天地主宰,主宰神、人、万物”,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后来利玛窦也使用了这一译法,他在《书经·立政》和《诗经·大雅·大明》中发现了“上帝”这个词具有同样的含义。再后来,他在朱熹的著作中发现对“天”的解释与天主教“圣言”的含义相似,所以他主张对天地万物的造物主的称呼可以“天主”、“上帝”、“天”三者并用。
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一书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证明“吾国天主,即华言上帝”。例如,他援引儒家经典《中庸》祭祀上帝:“郊社之礼以事上帝也?!贝笠猓杭漓胩斓氐睦褚?,是用来祭祀上帝的?!吨芩獭吩廾郎系郏骸爸淳の渫?,无兢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庇衷唬骸坝诨世茨玻茇拭?,明昭上帝?!?/p>
利玛窦撰于1595年的《交友论》说:“上帝给人双目、双耳、双手、双足,欲两友相助,方为事有成矣?!?/p>
利玛窦在《二十五言》中又说:“上帝者,生物原始,宰物本主也。
利玛窦还大量援引《四书》、《五经》等儒家文化论证天主教的宇宙观、宇宙有主宰、天主为造物主、天主唯一、天堂、地狱、灵魂等基本教义和神学内容。
据学者研究,在利玛窦所著的《天主实义》中,18次引用《尚书》,11次引用《诗经》,6次引用《易经》,3次引用《礼记》,2次引用《左传》,3次引用《大学》,7次引用《中庸》,13次引用《论语》,23次引用《孟子》,1次引用《老子》,1次引用《庄子》。
然而利玛窦去世后,西方来华修会之间,因“天”“天主”“上帝”等译名和尊孔祭祖问题发生争论,史称“礼仪之争”?!袄褚侵钡牡家蚴谴佣浴白鹂准雷妗焙投灾泄幕械摹疤熘鳌庇搿吧系邸钡任侍獾恼劭嫉?。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传教士认为只能用“天主”来称呼造物主,应禁止使用“上帝、天”的称呼。
关乎“天”“天主”“上帝”的争论后来上升到了罗马教廷与康熙帝之间的争论。教宗英诺森十世于1645年9月12日由罗马教廷向中国天主教徒正式发出了禁止称造物主为“上帝”和禁止尊孔祭祖的命令,谴责了在中国的耶稣会士的做法与看法。
1706年6月29日,康熙皇帝在接见教廷使节铎罗时,明确表示了对教廷的态度,称我们中国朝野上下敬拜孔子已有两千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后受到皇帝的?;ぃ矣诠?,恪守法令,遵从中国礼仪。今后反对尊孔祭祖的西洋传教士休想在中国居住。我认为中国人从古代开始敬拜的天和天主教的天主是一致的,因此,尊孔祭祖同天主教的教理并不抵触,天主教的《圣经》与中国的经书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1715年,教宗克雷芒十一发布《自登基之日》通谕(即《禁约》)重申前禁,违者与异端同罪。1719年,教宗克雷芒十一世再次派遣特使嘉乐(CarloA.Mezzabarba)来华。1720年12月,嘉乐到京??滴跸群蠼蛹?3次,嘉乐请求康熙皇帝允许传教士及教徒遵守教宗《禁约》,康熙看了《禁约》后批示:“览此告示,只可说得西洋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况西洋人等无一通汉书者,说言议论,令人可笑者多,今见来臣告示,竟与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彼此乱言者,莫过于此。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p>
康熙这一禁令,使天主教在中国遭受长达百年之久的禁教厄运。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宣称中国“祭祖敬孔”纯属文化性质,才撤1715年的《禁约》。
19世纪基督新教传入我国,新教传教士们把他们所信奉的“神”(God)翻译为中国文化中的“上帝”沿用至今。
适应中国国情融入中国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傅铁山主教、金鲁贤主教等都曾谈到过基督福音与中华民族大文化的融合问题。傅铁山主教说:中国教会的发展,特别要解决好适应中国的国情、适应传统文化的问题,要真正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要彻底融入到中华民族之中。他还身体力行地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和教情的办教方法,促进天主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金鲁贤主教是国内少有的谙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教之一。他在出访或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时,多次谈到中国教会要融合并认同中国社会,要中国化。他指出:“一部福音的传布史就是福音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薄敖裉熘泄熘鹘袒嶙呱隙懒⒆灾髯园旖袒岬牡缆罚淠康木褪且垢R粽嬲哺谥泄幕?,使之具有民族特色。”金鲁贤主教十分推崇利玛窦的福传方法。他说:“利氏知道欲求福音广扬于中国,教会必须中国化,必须尊重中国文化,不仅不能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思想对立,而且要以中国社会和知识分子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福音?!?/p>
总之,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天主教的教义教规同中华优秀文化相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做出中国教会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秘书处主任)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中国 文化 上帝 天主教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