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青岛从医保中拨资金,保障卧床护理和失智照料等
失能老人,试水长期护理险
核心阅读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亿,其中有4000万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失智老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照料,还有一些选择长期住院,对医疗资源和家庭都造成了较大压力。2016年,全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计划1—2年内建立保障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社会保险制度。率先推行这一制度的青岛,探索出了医养结合、政企合作的方法,对于重度失能老人开展专护、院护、家护和巡护,对重度失智老人开展长期、日间和短期照护,减轻其家庭的负担。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亿。其中,有4000万是生活不能自理、长期患病卧床甚至是植物人的失能、失智老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照料,还有一些老人选择长期住院,浪费了专业医疗资源,也加重了家庭负担。
为应对这一养老难题,2016年,全国15个城市和两个重点省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计划1到2年内建立保障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国家启动试点之前,青岛市从2012年起就率先建立起这一制度,作为先行者,他们的探索对该项制度的推广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医养结合
减轻家庭负担
在山东青岛市福山老年公寓,92岁的丁奶奶生活得平静而安稳。5年前,老人重度失能,每月医药费、护工费至少开支上万元。丁奶奶年高体弱,身体一有状况,家人就急得打电话叫120急救车,在精力和经济上都有很大压力。
2012年,青岛市推出覆盖城镇职工和居民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架构内,实行医、护保障适度分离: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保障疾病救治,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侧重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病有所护”问题。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刘卫国介绍,“病有所护”分为四种模式。其中,“专护”是对重症失能老人在二三级医院专护病房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院护”是对长期患各种慢性重病、长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送入专业养老机构接受长期医疗护理;“家护”和“巡护”是由乡镇卫生院及养老院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2017年开始,青岛市又把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障范围,在养护机构中实行失智专区管理,配有专业的人员提供饮食照料、睡眠照料、排泄照料以及情感照护、心理干预等服务,提高老人们的生命质量?!岸允е抢先说姆穹治て谡栈?,日间照护和短期照护,为失智老人提供几天到几十天不等的照料,让老人的家人休整一下。”刘卫国说。
这一制度切实减轻了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入住老年公寓后,丁奶奶每月只需交4000元左右的床位费和生活费,能得到24小时专人、专业的照料。
5年来,青岛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820多万人,累计支出报销资金12亿元,为近5万名老人提供了照护,平均年龄80.4岁,最长者100岁,让1.5万名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费用上,职工报销90%,居民报销60%到80%,人均床日费用56.2元,个人负担仅4.2元,大大减轻了个人和家庭照料及经济负担。
保障资金从哪里来?刘卫国介绍,之前是按一定比例从医?;鹬谢ψ式鸬匠て诨だ肀O照嘶В酉吕匆钫樟?、功能照护、安宁疗护等纳入护理保障范围。为此青岛市将探索多元筹资机制,护理保险资金由原来的单一从医保基金划拨,向单位、个人、财政、医保等多渠道筹资机制转变,单位和个人缴纳医?;鸹Ρ壤直鹞煞鸦?.2%、0.3%。市财政从明年开始,每人每年补贴30元,年筹资总额大约11亿元。
政企合作
吸引社会资本
长期护理险项目委托保险公司经办、养老机构实施,商业机构参与社会项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2015年8月,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中标承办青岛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负责资金的费用核算、支付管理。社保部门主导政策设计、资金筹集、监督考核、业务授权。青岛市社保局合作发展处处长魏朋表示,“两年的合作表明,保险公司的参与弥补了社保经办人员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的‘短板’。政企合作,是社保经办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改革创新?!?/p>
目前青岛长期护理险经办业务在申请、审核、服务等环节均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化。比如,引入医疗护理APP,护理机构能录入和上传长期护理险申请人的各项信息和查体视频,社保经办部门通过网络系统即可实时完成受理和审核。
“失能、失智老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之一,人保健康参与这个‘保本微利’的项目,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引领业务发展的需要。”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总经理陈继红表示,长期护理保险业务规模预计将会突破上千亿元。
“经办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在山东等地参与长期护理保险项目测算,为各地政府筹资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还培养了一支包括政策研究、招标谈判、运营管理、联合办公以及系统建设等在内的护理保险专业技术队伍,这笔无形的财富更宝贵。”中国人保健康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宋福兴说。
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吸引了社会资本踊跃投入养老领域。青岛市的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从最初的4家发展到638家,其中民营机构占95%,承担98%的业务量。
得益于医养资源有效配置,医?;鹗褂眯室泊笪岣?。5年来,青岛市社会性住院问题、长期住院压床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累计支付的12亿元护理保险资金,共购买了2100多万个床日的护理服务。经测算,同样的资金只能购买二三级医院140多万天的住院服务。
补齐短板
温暖更多老人
青岛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专家指出,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还存在制度基础不完善、经办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护理机构良莠不齐,以及商业化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培育不充分等问题。
如何让长期护理保险护佑更多老年人的夕阳晚景?
“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立法进程?!彼胃P酥赋?,对长期护理保险功能定位,要避免重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人均有别、先存后享等情况,要从制度建立之初就实施面向所有公众的普惠制度。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指出,从国际经验看,确保这一制度可持续,还应采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筹资标准秉持适度原则,适应当地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并保证整体的资金可持续性。”
除了推进立法、完善“?;尽⒍嗖愦巍钡闹贫壬杓仆?,还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失能失智认定标准,以及长期护理的技术规范。专家指出,眼下对失能、失智等级的认定标准散见于卫生、民政和各地方标准中,“碎片化”状态亟待整饬。此外,仅上海、北京等少数地区制定了地方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但较为简单。供需双方的标准化和约束性不足,造成社保经办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理赔和费用补偿,难以运用保险机制调节养老服务体系格局。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很重要。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目前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的服务人员不足50万,持证人员不足2万,人才缺口巨大?!扒嗟核阕龅帽冉虾玫?,但大部分服务人员专业层次还比较低?!绷跷拦衔Φ币劳懈叩然だ碓盒8叩戎耙到逃约白ㄒ祷だ砘?,通过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加快长期护理保险人才的培养。
此外,还应强化财税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相关养老产业。
“对从事社会急需护理人才的专业培训、家庭和社区的护理服务、护理技术的研发和信息系统等,提供补贴和税费减免?!敝泄<嗷崛松肀O占喙懿拷】当O沾ΥΤだ詈饺衔箍梢圆握掌笠挡钩湟搅票O眨缘ノ缓透鋈斯郝蛏桃挡钩涞某て诨だ肀O崭杷笆沼呕?。
编辑:赵彦
关键词:失能老人 长期护理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