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以今人选择法分析 “宋四家”的“蔡”
摘要:“宋四家”的“蔡”,从古至今有许多不同意见,本文以今人的方法和观念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以后遇到相似问题提供多一种解决办法
在中国书法史上北宋四大书法家,被简称为“苏黄米蔡”,其中“蔡”的定位争论不休,究竟蔡襄和蔡京谁更适合“宋四家”称谓呢? 我们做个尝试,以今人选择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引入评分系统,将每个对比项进行打分,单项满分为10分,然后算出总分,从而得出我们的结果。


比较项目分为:
一、 人品
二、 艺术成就(书法)
三、 与其他三家风格比较
四、 代表作
五、 在书法史中的地位
六、 历代书家或书论的观点
首先, 明确一下“宋四家”的概念: “宋四家”原指北宋的四位书法大家,由于此“四家”也代表了整个宋朝的最高书法成就, 因此, “宋四家”泛指整个宋朝四位书法大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简称“苏黄米蔡”,他们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争论主要是有一种观点认为“苏黄米蔡”的“蔡”原是指蔡京,因为其是奸臣故而将其踢出换为蔡襄
“四家”称谓的争辩:
宋初时蔡襄书法就已经被视为本朝第一,追学晋唐,恪守法度,虽有创新意识但仍稍逊,其书法不单只皇帝喜爱,而且文人墨客如朱熹、欧阳修、苏轼等皆纷纷首推蔡襄为本朝第一
蔡京的书法艺术则以笔法姿媚,痛快沉着,能体现宋代“尚意”书风享有盛誉,但也有批评如米芾谓“蔡京不得笔”(注释1)
北宋灭亡到了南宋的时候就有文字记载,探析宋朝的书法为: 以蔡襄、李时雍为先行,然后苏黄米薛(注释2),或者苏黄米蔡为后行(注释3)--------由此可知:最初提出了“苏黃米蔡”,(注意,只是“苏黃米蔡”而不是“宋四家”),此处, 将蔡襄、李时雍与苏黃米蔡分列开来的,所以,此处“蔡”应该是指蔡京-----狭义上与苏黃米一同作为“尚意”书风的代表
元代 南宋遗民王存在《跋蔡襄洮河石砚铭》中的跋文成为了最早的有关 “四家” 说法的书面记载: “右为蔡君谟所书《洮河石砚铭》,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位置为四家。窃尝评之,东坡浑灏流转,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襄阳纵横变化,然皆须以放笔为佳。若君谟作,以视拘牵绳尺者,虽亦自纵而以视三家,则中正不倚矣。 ” 这里首次出现“四家”称谓(书面),而这四家为“蔡苏黄米”,其中, “蔡”为蔡襄, 并且,顺序以年龄为序“蔡苏黄米”。
其后,元代进士宇文公谅在跋蔡襄小楷《书晋陆云寒蝉赋》后这样说:“观其大似褚河南书法。先朝评书苏子瞻、蔡君谟、黄鲁直、米元章为‘四大家’,并弛海内?!?此处巩固了宋四家称谓,但是顺序则为:苏、蔡、黄、米。
到了明代,明初王绂在其《书画传习录》中说:“世称宋人书,则举“苏黄米蔡”,‘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端明书焉。端明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注意此处将原有的单列的蔡襄、李时雍去掉,而将宋人书直接举为“苏黄米蔡”,意即将狭义的四家偷换概念转化为广义上的四家, 或许是当时众人也有此说法。从此以后,宋四家概念已开始混淆,及此明朝一代到清朝,都对宋四家称谓各持己见,有说为“蔡苏黄米”的,有说为“苏黃米蔡”以蔡京替蔡襄的,复杂且混乱。
本文暂且忘记历朝争论 ,而以今人眼光分析蔡襄和蔡京谁更适合宋四家。
以下进行比较:
第一、人品
书法与人品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是否真的“书品即人品”,“以人论字”,这个我们此处不予讨论。总的来说,正直不阿,忠孝廉洁的艺术家是传统的受欢迎的 ;而只要人品不要太差,大家也不会排斥,古往今来,人们可以接受艺术家的小伤小害。但是,不能越过底线,只要越过了人们世俗观念认为的忠贞 、叛国等底线就会被唾弃;而小小的风流或者是无伤大雅的轶事甚至还可以增加这个艺术家的艺术魅力,比如说为了石头而癫狂的米芾,以及有洁癖而让艺妓洗了一个晚上澡的倪瓒等,都容易成为人们品鉴书画之余的谈资
今天我们要比较的这两位书法家,他们的人品正好相反,虽然他们同为族人(注释4),但是一个为人正直政治爱国,另一个却被评为史上独揽大权的奸相。所以说在人品上,他们是两个相反的极端,我们从以下的两个例子来看一下他们的不同:
蔡襄为人刚正不阿,曾数次上书朝廷批评当朝皇帝,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进谏,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针对朝中奸相当权,人们敢怒不敢言,蔡襄做《四贤一不肖诗》,称赞范仲淹、欧阳修等为四贤,怒斥趋炎附势的贪官,在朝廷和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蔡襄廉政爱民, 到各地当官时都造福当地百姓,比如在泉州修的洛阳桥至今仍在使用, 还有撰写《荔枝谱》和《茶录》都是为了造福当地百姓而做的实事;另外,他在军事、科技、诗词等方面都有比较杰出的贡献
而作为蔡襄“族弟”的蔡京(注释4), 在政治上却反其道而行之:苦心经营,投皇帝所好 ,得以升迁, 最终位居权相;大权在握后结党营私、徇私枉法、打压异己,为谋私利而置国家和人民不顾;终于成了祸害江山的一代罪人, 时人称其为“六贼”之首;在其四起四落的拜相执政过程中,虽然也有诸如设立救助制度、安排居老养老院,以及成立算学书学画学等学科,对教育作出贡献;参与整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大观帖》等(注释5),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掩盖不了他祸国袂民的违反底线的行为;而宋史也将它列入了"奸臣传"之中。
所以在人品上,我们对蔡襄的打分是十分,对蔡京打分是两分。
二、 艺术成就(书法)
蔡襄的书法以雄厚见长;蔡京的书法,以飘逸见长。由于风格的不同,要比较孰高孰低非常困难。本文尝试引入细分法,通过九个细小的比较项目,对毎个比较项目进行打分,来作为他们艺术成就高低的参考
1)气韵
a:气韵生动,神韵飞扬,余音绕梁,耐人寻味,为上佳(1分)
b:有气韵,但不足,或过之,为次(0.8分)
c:僵、滞、呆、腐、死(0.6分)
-------- 蔡襄不足,蔡京过之,皆为b, 参考王羲之“快雪时晴贴”(唐摹本)为a
2)势
a: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气连笔贯,得机得势,为上佳(1分)
b:气势不足,为次之(0.8分)
c:气断,笔断(0.6分)
-------- 蔡襄,蔡京皆为a
3)点划
a:点划大小、长短、粗细相宜,富有节奏,充满韵律,并且有自己艺术特色的,为上佳(1分)
b:点划得宜,有节奏韵律,但无太大特色(0.8分)
c:点划欠佳(0.6分)
-------- 蔡襄、蔡京皆为b,参考黄庭坚《松风阁》诗贴为a
4)结构
a:字的结构排布合理稳固,已从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并且有自己明显结体风格为上佳(1分)
b: 字的结构排布合理稳固,已从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为次之(0.8分)
c: 字的结构排布合理稳固,只到达险绝(0.6分)
d:字结体排布稳固,平正(0.4分)
e:不稳固(0.2分)
------- 蔡襄和蔡京字的排布皆已从险绝回归到平正,但可惜不能创出如“欧”体等有自己的风格,应皆评b(0.8分)
我们看蔡襄《澄心堂纸帖》中的“能”字

及蔡京跋宋徽宗赵佶的《雪江归棹图》中的“气”字

皆为大家手笔
5)章法
a:整体布局合理,行距,间距规整,有节奏感,有抑扬顿挫,为上佳(1分)
b:整体布局合理规整,为次之(0.8分)
c:整体布局只重视行距,未重视间距;或只重视间距,不重视行距(0.8分)
------ 蔡襄得1分,蔡京得0.8分
6)力度
a:骨法用笔,力透纸背,整体感觉雄厚,为上佳(1分)
b:有一定力度,但不突出(0.8分)
c:力度绵软 (0.6)
------- 蔡襄a,蔡京b
7)创新:
a:泥古化今,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创新体,为上佳(1分)
b:在继承基础上,只有些许新意(0.8分)
c:无创新
------ 蔡襄为b,蔡京为a
8)败笔
a:书无败笔或几无败笔,为上佳(1分)
b:书偶有败笔(0.8分)
c:较多败笔 (0.6)
------- 蔡襄a,蔡京b


蔡京败笔
9)其他
a:能书几体如真、行、草、大等,为上佳(1分)
b:只书一体或两体,为次(0.8分)
---------- 蔡襄a,蔡京b,蔡襄能书“篆、隶、楷、行、草”,并且还有“飞白草”

小结,在艺术成就上,蔡襄以8.2分优势领跑蔡京的7.6分
三、 与其他三家风格比较
挑选“蔡”书法,最好能与其他三家形成互补,这样,每家都有自己特色不会重复。
四家中,苏轼用墨丰肥,结字扁平,横轻竖重,天真朴拙;黄庭坚书风虽长枪大炮但却中宫紧抱,虽纵横奇崛却又中锋不倒;米芾书法风樯阵马,“刷”书的味道很浓——那么,到底是蔡襄的法度中见轻巧的书风,还是蔡京的秀弱妩媚的书风更能填补其他三家的空白呢?
右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左为黄庭坚在《黄州寒食帖》上的跋




在这点上,考虑到宋已从唐人“尚法”的书风转向“尚意”书风,似乎蔡京的秀弱妩媚更能代表宋“尚意”书风,因此,在此选项上,蔡京得七分,蔡襄得五分。
四、 代表作
蔡襄代表作《澄心堂纸帖》:以行楷写就,充满晋唐韵味,元朝倪瓒曾跋:"蔡公书法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雍容细致,不急不慢的书风,曳曳生辉;庄重中见轻巧的书体,呈现于细薄光润的澄心堂名贵宣纸上,实乃神品实乃神品。
蔡襄《澄心堂纸帖》
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卷》北宋仁宗曾御书“君谟”赐蔡襄,襄作七绝一首并恭书表文献上,即“谢赐御书诗表卷”。现藏于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以正楷写就,笔笔精到,字字珠玑,对皇上的恭敬之情溢于书表;另有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本,及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待考。

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卷》
而蔡京或许因为人们皆恶其奸名,并未见有可靠的作品单独流传,著录亦不多见;我们只是可以从他在其他人作品中的题跋而见其真迹,如蔡京跋宋徽宗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及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从跋中可知,蔡京书法姿媚藻丽 , 可见受米芾和宋徽宗瘦金体影响;但是应该说,出名的是作品的主体,蔡京的跋虽精彩但未能十分惊艳。


所以,从代表作来看,蔡襄以九分领先蔡京的六分
五。在书法史中的地位
在唐人尚法向宋人尚意转变的过程中,蔡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正是蔡襄对法度的恪守,才将晋唐的传统继承下来;同时,因为蔡襄对晋人韵味的追求,也开启了宋人尚意的探索。所以,在书法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蔡京是宋尚意书风的代表之一,但是相比起苏黄米,蔡京只能算作配角之一,所以书法史中所占地位当以“次重要”来形容。
综上所述,蔡襄得8分,蔡京得6分。
六。历代书家或书论的观点
历代书家或书论中, 认为“蔡”为蔡襄的有:
明·王直 《抑庵文后集》; 明·吴宽《匏翁家藏集》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徐勃撰 《重编红雨楼题跋》; 明 ·徐火勃 《蔡福州外纪》;明· 项穆《书法雅言》;明·宋珏《蔡忠惠公别记补遗》;清·陈奕禧《隐绿轩题识》;清·杨宾《大瓢偶笔》;清·梁章钜《退痷随笔》,计有10家
历代书家或书论中, 认为“蔡”为蔡京的有:
明·王绂《书画传习录》;明·孫鑛《书画跋跋》;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宋犖《西陂類稿》,计有4家
由此可见, 历代书家或书论认为“蔡”为蔡襄的占大多数,而在此环节, 蔡襄可得7.14分, 蔡京可得2.86分
最后我们看一下总分:


(配图: 六边比较图)

蔡襄以47.34分胜出蔡京的31.46分, 如果不计“人品”一项, 蔡襄也以37.34分高于蔡京的29.46分
结论:
从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苏黄米蔡”中的“蔡”应为蔡襄无疑;就算按部分人“不计人品,单以书品”论,蔡襄也比蔡京更适合作为有宋一朝“宋四家”之一
补记: 排序问题
以今时观念,考虑到宋朝书法最伟大的成就是在尚意书风,那么如果不论长幼顺序,而从贡献上来说,作为承上启下的蔡襄确实不如集尚意书风大成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其排名可以在苏黄米之后,即“苏黄米蔡”。
注释:
1。米芾在其《海岳名言》云:“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细次剩骸涫槿绾??’对曰:‘臣书刷字。’”
2。宋高宗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当时以李建中字形瘦健,姑得时誉,犹恨绝无秀逸。至熙丰以后,蔡襄、李时雍体制方入格律,欲度骅骝,终以骎骎不为绝赏。继苏、黄、米、薛,笔势澜翻,各有趋向,然家鸡野鹜,识者自有优劣,犹胜泯然与草木俱腐者。”此处“薛”指薛绍彭,与米芾齐名,史称“米薛”。
3。南宋陈鹄《耆旧续闻》:“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当时以李建中字形瘦健,姑得时誉,犹恨绝无秀逸。至熙丰以后,蔡襄、李时雍体制方入格律,不为绝赏,苏、黄、米、蔡,笔势澜翻,各有趋向,前此诸人, 直与草木俱腐者矣?!?/p>
4?!端问贰妨写谄呤盘岬剑翰叹┯耄ㄏ澹┩ざ沓?,欲附名阀,自谓为族弟
5。《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虽“不著撰者姓氏”, 但编订期间正是蔡京位高权重之时, 而书籍亦有相关记载如下:《四库全书》提要 : “宋人之书 终于蔡京蔡卞米芾 殆即三人所定欤 芾京卞书法皆工 芾尤善于辨别 均为用其所长故宣和之政无一可观而鉴赏则为独绝也”。 由上可知蔡京蔡卞米芾以鉴赏所长参与编订工作。 又据《福建艺文志》(卷三十八史部十方谱录类)记载:“《宣和画谱》二十卷,仙游蔡京等著?!?以及《铁琴铜剑楼书目》著录:“不著撰人姓名,盖当时米襄阳、蔡京等奉敕纂定者?!?另外,《珊瑚网》中记载:“大观帖 拓于阅本既毁之后,重出御府墨迹勾填入石。较阁帖眉高二寸有奇,与诸行列、语句亦多不同,主之者为蔡京,前标后题皆京笔。京事业不满人意,而书学视王著稍胜,故所拓有一种雄杰之气。与潭、绛诸本厌厌学步者不同?!薄渡汉魍肪矶?/p>
参考资料
1:《中国法书全集》文物出版社
2:《中国书法史》曹宝麟
3:《书法史视觉下蔡襄与蔡京的比较研究》——吴鹏
4:关于蔡襄楷书《谢赐御书诗表卷》——锅岛稻子
5:《蔡襄书法研究》王中焰
编辑:杨岚
关键词:苏黄米蔡 北宋四大书法家 蔡襄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