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22岁姑娘患罕见家族病 肠道内长1000多颗息肉

中新网宁波12月1日电(记者 李佳赟)22岁本该享受人生中美好的时光,但躺在浙江大学明州医院病床上的小倩,却因“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终日面容憔悴。在小倩虚弱的肠道内,遍布着1000多颗息肉,犹如“定时炸弹”威胁着生命。
终日面无血色的小倩,身高不到1米5,体重不到70斤,因严重贫血,小倩就连起身都很费劲,走不了几步就会脚软,甚至瘫坐在地上。过于虚弱的身体,使她无法正常上学,只能休息在家。
在小倩17岁时,她就知道自己得了“怪病”:会腹痛、会拉肚子,每次排便都会出血。她的爸爸,还有堂妹都患有同样的毛病——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刘轲介绍:“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又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时息肉可以布满结肠和直肠,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一般15岁~25岁青春期会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发病的症状通常为腹泻拉肚子、便血、腹痛等。如果一直不治疗,这类患者的息肉最终一定会恶变为肠癌?!?/p>
据了解,如果夫妻俩都患有息肉病,子女100%会遗传有肠道多发息肉;如果夫妻俩只有一人患病,那么他们后代患病的几率也高于50%。而肠道内的息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有些最后会恶变为肠癌。
刘轲介绍:“普通人做肠镜检查可能会发现一两个息肉,肠镜下就能摘除。这种情况就比较简单和常见,危险也不大。但是如果息肉数目非常多,就像铺路石一样,而且家族中多人都是类似情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若患者是家族性、多发性的息肉病,必须做预防性切除?!?/p>
在送入浙江大学明州医院后,考虑到小倩的身体情况太差,该院普外科团队只能先通过营养、输液等方式,将小倩的白蛋白和血红素指数都提升到正常指标附近。
在基本达到耐受手术条件后,刘轲带领的手术小组用完全腹腔镜技术,将小倩上千个息肉覆盖的全部结肠和部分直肠共1.3米切除干净,同时保留了她的肛门,保障她以后的生活质量。
刘轲表示,对于已经明确为家族遗传性消化道息肉病的患者,需要及时筛查,对待息肉,绝不能姑息迁就,早发现、早治疗。就算不是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的人,到了一定年龄,特别是40岁以后,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患上肠息肉病,肠息肉本身就是肠癌的高危因素,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定期做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尽早治疗。(完)
编辑:赵彦
关键词:罕见家族病 肠道内长1000多颗息肉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