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伟伟: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表达
作者:王伟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内在血脉,新颖有效的传播方式会引燃人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蓖贫谢判愦澄幕募坛写葱赂葱?必须将之融入当下的现实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与大众媒介深度融合。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凭借其传播范围广、播出效率高、接收人群多的优势,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风向标和主阵地。特别是2013年以来,涌现出一批诸如《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
细究近几年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有其必然的缘由。
对低俗化、轻浮娱乐化节目倾向的剥离和反拨。近年来,包括真人秀、亲子秀、相亲节目等各类综艺节目出现爆炸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同质化、低俗化和泛娱乐化倾向。同时,许多剧情荒诞、制作粗糙的狗血剧、雷剧、神剧充斥荧屏,带来了观众的不满和审美疲劳。传统文化类节目则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以文化为内核、以娱乐为外壳,借用真人秀、淘汰赛、娱乐化等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处世美德、人文美学,既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渴求,也在表现形式上给人耳目一新的美感,迅速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对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唤醒。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内在血脉,是潜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也是每个个体的集体无意识。尽管当前的通俗文化、商业文化和现代文化尘嚣甚上,一再湮没和压制了传统文化的空间和传播,但是一旦出现新颖的传统文化节目的火星,就会引燃观众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催生出对传统文化的深邃感情,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喜欢这些节目。这就不难理解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我们会随着选手一起会意、愉悦、欣喜;在《朗读者》《见字如面》中,我们会被嘉宾们感动地潸然泪下。
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张力平衡。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曲高和寡的特征与电视传播追求的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看似格格不入,但这些节目的高明之处在于以轻松淡泊的姿态,以真人秀、海选、打擂台、导师制等娱乐化方式,有温度地挖掘传播传统文化,让人们重拾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和自信。大多数节目是选手们进行娱乐化表演,评委或嘉宾进行权威点评,对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点进行正本清源并进行生发延展,从而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电视表现方式有机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媒体人对价值引领的责任坚守。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做文化类节目往往出力不讨好,节目出彩难,拉不到赞助,市场收益差。但是中央和地方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秉持文化情怀,增强责任担当,坚守国家主流价值引领,大力推进节目创新,创作出了“既叫好又叫座”的好作品,开创了新的传播模式。
然而,传统文化类节目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受到了市场形势和审美规律的影响,使得这类节目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发掘提升不够,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受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滑。要改变目前文化类节目的疲态,必须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翻新和源源不断的形式出新,适应当下社会生活,满足人们情感表达需求,主动赢得观众,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这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潜心发掘提升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传统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一个厚重、芜杂、多元的体系,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既有佶屈聱牙的文化知识,也有通俗易懂的人文道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从中发掘出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最能引起观众兴趣、最能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部分,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含在其中的真善美,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和主题。
创新采用传统文化+大众化+娱乐化模式。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等特点,而电视传播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放松而不是为了接受教育教化。创新文化类节目,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核,又有娱乐化的载体形式,还要做好面向大众的通俗化工作。要选好传统文化的“点”,是选择诗词、汉字、国学,还是美食、茶艺、山歌,与之相配套选择观众喜欢的观赏、娱乐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关注人性、直抵内心。文化类节目在满足娱乐需求的同时还要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过渡。艺术表达的核心是人,是人性人情,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观照。《朗读者》《见字如面》两档节目,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朗读和读信的方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类节目要以传统的艺术形式、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内容媒介,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刻讲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媒体及社会的人文关怀。
融入当下现实生活。文化类节目要有故事,接地气,让观众融入进来?!独识琳摺方彩隽隋Т骊俊⒘?、许渊冲等名人的日常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是从全国遴选出的100多名诗词爱好者,有青年学生,有乡村教师,有农民,有石油工人,有基层医生,有快递员,这些选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古典诗词相遇结缘的故事。通过这些选手和故事,将久远的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也使观众产生了代入感。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新时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