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周乃翔:奋力走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前列
编者按: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和工作布局,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当下首要的政治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把手”要起表率带头作用,学思在前,践悟在前。为此,人民网推出“‘一把手’的学习笔记”专栏。今天,我们编发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的体会文章。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周乃翔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指引。大会描绘了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夺取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殷切希望江苏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目标任务,“五个迈上新台阶”的系统化要求,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苏的具体化,也是苏州在新时代走在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列、探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顶层设计。十九大召开前夕,江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工作,明确提出苏州不仅要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而且要成为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用率先探索来引领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前不久,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在苏州调研时要求苏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展现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更好地发挥对全省发展的示范作用。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苏州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主攻方向,突出创新驱动、突出改革开放、突出城乡建设、突出文化传承,奋力走在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前列,使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的“强富美高”蓝图加快在苏州变成现实模样。
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增强科技对产业的供给能力。重点建好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25个单体投资超5000万元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力争到2020年建成130家符合区域产业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产业紧缺人才,保持“千人计划”数量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二是推进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实施总投资4419亿元的91个重大产业项目,3年内安排30亿元制造业发展扶持资金,推进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企业家人才“提升工程”和高技能人才“支撑工程”。三是集中力量攻克前沿技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以科大讯飞等领军企业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前瞻布局一批先导产业,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纳米、半导体、光伏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相互促进,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一是全力展现乡村振兴苏州形态。用好“三优三?!闭?严格落实“四个百万亩”工程。继续办好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提升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到2020年建设10~15个特色小镇和2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最大限度保护江南水乡本真的自然格局和生态肌理。二是全力打好治气治水治土攻坚战。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推进餐厨垃圾处理、黑臭河道整治等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实施七子山静脉产业园提标改造、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全力实施沿江化工专项整治、环太湖地区治理等生态?;ば薷粗卮蠊こ?。三是全力打造绿色循环经济升级版。巩固提升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应用成效,完善以“亩产论英雄”和“创新论英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以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分类指导精准服务为重点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预测决策机制。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重大环境事故应急响应等改革举措,率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加快提升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力。挖掘、传承和彰显苏州文化特质,塑造多元融合文化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力量。一是注重传承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科学?;ご笤撕印⒐懦枪耪?、丝绸刺绣、昆曲评弹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精髓、留住历史记忆。系统梳理民间传统特色工艺,让历史经典产业焕发生机活力。二是注重加强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优化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旅服务网络。到2020年打造10个以上苏式生活深度体验点,建设10座标准化“城市客厅”,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可读、可视、可感的城市旅游资源。三是注重扩大文化影响力。全力打造“百园之城”、“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品牌,利用好高层次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一批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加强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和宣传推介。
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有”要求,兴办一批群众有认可度的实事好事,到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100%,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50张以上,虚拟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是突出社会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全面推广吴中区网格化联动机制经验,突出将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落到网格上,打造苏州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品牌。三是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优化市容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社会秩序、提升服务质态上狠下功夫,打造一个文化软实力强、公平正义得到保障、遵法守法成为习惯、诚信友善蔚然成风、社会秩序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态系统。
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担当精神。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让鼓励激励成为常态。坚持严管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相结合,优化绩效管理和考评体系,完善监督制约,深化政治巡察,把讲政治、能干事、干成事、有活力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二是让容错纠错成为导向。明辨无心和有意,分清公与私的界线,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ず桶钡5闭?尤其要宽容因政策衔接、探索创新等出现的工作失误。三是让能上能下成为共识。特别是在“下”的方面明确具体情形、划出具体标准,把规则定在前面,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让“上”的人大家认可、心服口服,“下”的人心甘情愿、心悦诚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苏州 产业 新时代 发展 开启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狗腔怠⑿腥私煌ㄎシüゼ嵴?/ins>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