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世界一流海军发展的理论轨迹
海军是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一流海军意味着一流的海军军事理论、一流的海上作战能力、一流的海军人才以及一流的海洋战略影响力。极高的标准使得海军建设任务重、挑战多、风险大,稍有不慎即会出现战略失误甚至留下历史遗憾。历史上,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争相建成一流海军与保持强大地位,这些国家为了建设超强海军实力,不惜投入巨资,使出浑身解数,但其过程曲折反复,结局成败迥异。研究主要国家海军建设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得出诸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建设一流海军,必须不断突破传统思维,始终以一流的理念谋划海军建设发展的未来方向
从世界主要国家海军建设发展的历史来看,可以发现,国情不同,时代不同,任务不同,一流海军建设的指标也不相同,海军建设的模式更是无法复制。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变的,这就是始终要有一流的理念指导海军建设。19世纪末,美国战略理论家马汉根据英国先后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剪除荷兰海上威胁、击溃法国海军赢得特拉法尔加角海战的史实,提出了以“制海权”为核心的海权论,大力倡导通过发展“大舰巨炮”以控制海洋。马汉海权论在日本倍受推崇,日本为此不惜投入巨资发展战列舰,特别是6.4万吨级的“武藏号”战列舰成为当时最大的军舰,堪称“海上堡垒”。与之不同的是,作为“大舰巨炮”倡导者马汉所在国度的美国海军,并没有沉迷于这一理论,在发展战列舰的同时,也相应发展航空母舰和潜艇,并在太平洋海战中加以运用,形成对日本战列舰及其运输航线的空中、水下立体打击优势,成为其赢得太平洋海战的关键。历史告诉我们,建设一流海军不能走老路,更不能亦步亦趋,效仿、盲从以及生搬硬套他人的理论,海军建设中的任何经验主义、拿来主义的做法都会对实现一流海军的宏伟目标形成无形羁绊。建设一流海军,必须勇于和传统习惯思维做斗争,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前瞻理念和超越理念,确保海军建设始终向着一流的标准前进。
建设一流海军,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对战斗力的影响,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推进海军建设发展的加速器
海军是技术密集型军种,海上作战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对决。恩格斯曾经指出:“现代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是一个浮在水上的工厂。”从桨船舰队、风帆舰队、蒸汽铁甲舰队、核动力舰队到信息化舰队的发展历程来看,海军愈发展,技术含量愈高,在海上作战能力生成的比重愈大。现代海军武器装备大致可分为16个技术领域50余类上百余项,几乎涵盖了社会发展所有的最新技术?;诤>ㄉ瓒钥蒲Ъ际醯囊览担饕易苁橇η蠼钚录际踉擞糜诤>ㄉ韬秃I献髡?。众所周知,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第一艘用于实战的潜艇、第一架飞机、第一艘核潜艇均由美国研制。技术创新让美国海军仅用不到70年(1880至1945年)的时间就从一支近岸型海军发展成为全球型强大海军。战后美国海军为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又始终着眼战争形态变化,坚持技术引领,形成从保持核打击优势到信息作战优势的清晰发展思路。近年来,面对俄国等不断发展的联合作战能力,美军提出了“第三次抵消战略”,强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进行创新突破,企图保持绝对领先地位。着眼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态势,新形势下建设一流海军,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准确预测未来海上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做下一代海战的设计者、引导者、主导者,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海军军事理论创新、武器装备建设、军事训练、人才培养等工作,着力争夺未来海战的制高点。
建设一流海军,必须准确把握海洋自然地理条件与地缘政治态势,确立符合自身国情的海军发展战略路径
海军是在海洋空间活动的军事力量,海洋自然地理条件与地缘政治态势对海军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各国海洋自然地理条件不同,面临的地缘政治态势不同,海军建设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也有很大差别。日本明治维新后,海军力量迅速发展,通过赢得中日甲午海战、日俄对马海战取得了亚洲最强海军的地位。但此后日本不顾其岛国战争资源与潜力有限的实际,急速扩大其侵略目标,在陆上企图全面占领中国,在海洋则发动太平洋战争,最终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其海军发展也由此走上终结之路。二战中日本海军消亡原因很多,未能根据其海洋自然地理条件与地缘政治态势作出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相比较之下,冷战时期,苏联根据其出??谏俨⒚媪俦痹嘉Ф碌氖导剩≡窳朔⒄购私⒍拥恼铰月肪?,成功地与美国在全球大洋抗衡。显然,各国自然地理情况不同,面临的威胁不同,海军建设发展的路径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建设一流海军,应当透彻分析国家海洋自然地理条件与海洋地缘政治态势,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合理确定路径目标,努力使海军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与客观实际相吻合。
建设一流海军,必须着眼海军建设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战略管理,确保海军建设各项工作系统、连续、高效向前推进
海军建设综合性强、投入大、主战兵力形成战斗力周期长。为了更好地统筹各个项目、高效使用资源、用最短时间形成战斗力,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海军长期保持世界一流的位置,这既是其重视技术创新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曾经担任过福特公司总裁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出任美国第八任国防部长。面对美军三个军种部相互争夺国防经费的突出矛盾,麦克纳马拉致力于推广他的“规划计划预算系统(PPBS)”,以此规范美军各个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项目冲突或重复现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无独有偶,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军事实力急剧下降,但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开始建立“基于目标纲要法”的军事力量建设规划,提出了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一整套流程与方法,并在进入21世纪后逐步完善,对于确保俄罗斯保持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地位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今美俄两大军事强国军事力量建设的实践证明,建设一流海军必须拥有一流的管理手段方法。新形势下,海军建设应当在汲取主要国家先进的战略规划理论基础上,创新符合自身实际的战略管理理论,健全完善战略管理机制,为海军建设搞好顶层设计与整体统筹、为重大项目建设与资源投入投向决策战略评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建设一流海军,必须善于使用海军力量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以此不断增强海军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
海军是“富国利器”。建设一流海军离不开强大的国力支撑,但国力再强,也难以支撑那种没有产出的海军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启动了“大海军”建设计划,并取得一定成效。德国发展大海军的企图是像英国那样获得更多的海外殖民地,但这与英、法等列强的海洋利益形成明显的冲突,加之陆上方向又面临法、俄的战略压力,导致德国与英、法、俄三国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并因此而债台高筑。日德兰海战中,德国公海舰队被英国困锁港内,成为无用的摆设,未能保护德国与欧洲大陆以外地区的海上贸易,战后海外殖民地和商业利益也被协约国瓜分。德国大海军建设不仅没有有效获得海洋利益,而且让国家背上沉重负担,其走向没落也是必然。德国建设海军使其陷入巨大“资源黑洞”的历史说明,海军建设不能无限制地消耗国家资源,应当想方设法为国家赢得利益财富。必须形成海军经费投入与维护国家利益的良性循环,确保海军建设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长。
建设一流海军,必须努力提升海军国际战略影响力,在维护全球海洋和平中发挥积极作用
没有国际战略影响力的海军难以称其为一流海军。海军拥有国际战略影响力,除了其必须具备的海域控制能力外,还需要在全球海洋事务中拥有话语权。战后美国海军一跃成为最强海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海上战场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苏联海军的强大,则是其展现了对抗美国海洋霸权的形象。与海军发展硬实力相比,提升国际战略影响力是更加重要的课题,也是建设一流海军的应有之义。新形势下建设一流海军,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加强海洋安全合作,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为维护世界海洋和平、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の佬徒岷献洌菇ê铣?、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这些都既需要一流理论、一流装备、一流人才和一流编组,同时也需要一流的训练,让一流理论、装备、人才、结构在科学严格的训练中迸发出强大能力。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海军 建设 一流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