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报告文学:大地之子黄大年(全文)
永远的“班主任”
“黄老师太累了,他只是睡着了?!泵刻?,离开地质宫五楼,当电梯门关上的一刹那,乔中坤仍会下意识地回望一眼,507办公室的灯是不是亮着,那个头戴鸭舌帽的胖老头会不会从里面走出来……
这个高高个子、斯斯文文的男生,开始慢慢去接受一个残忍的现实:黄老师是真的永远离开了。
4年前的9月,乔中坤揣着专业第二名的保研成绩单,忐忑地敲开了黄大年办公室的门。
终于要面见心中的偶像了。早在读本科时,黄老师给新生上的第一堂专业公开课就让乔中坤折服了。
“你好,中坤,请坐?!泵幌氲?,黄老师直接从办公桌边起身走过来,招呼他坐在沙发上,还为他倒了一杯水。
面试的机会实在宝贵,这个从农村考出来的孩子攥着成绩单,不知说什么好。瞧出他的紧张,黄大年主动给他讲起了自己的求学史和在国外工作的经历。然后,等到气氛轻松了,他才问起他的家庭情况、学习兴趣、业余爱好、理想规划,等等。
整整一下午,乔中坤感觉黄老师就像家中长辈,已经非常细致周到地为他把未来的发展都考虑到了。最后,黄大年握了握他的手,微笑着说:“中坤,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跟我做科研的日子会很苦很累,但一定很值得?!?/p>
很快,乔中坤就理解了什么是“很苦很累”。也理解了师哥师姐为什么打趣地说黄老师是典型的“一丝不苟的处女座”。
黄老师的笔记本电脑上,给每个学生都建了学习笔记和读书报告文件夹。不出差的时候,他会到实验室,挨个询问每个人近期学了什么、想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出差了,他就在机场、车站和开会间隙通过邮件查改作业,或者开视频会议在线答疑。
写一份研究报告,每个文字、每个标点,黄老师都要反复琢磨、逐个推敲;做一个PPT,从配图到解说,他也要精心指点,出差途中想到什么也会立刻发来。
有一次,有学生把一个科学术语的大小写弄错了,黄老师提出要修改,那个学生嘟囔了句“其实业内人士都能明白”,结果黄大年严厉地批评道:“大小写区别很大,会导致多重理解,科学容不得半点儿马虎,更不能有丝毫懒惰?!?/p>
对团队师生的论文,黄大年也非常上心。他亲自指导、逐字修改,但拒绝署名,“要记住,做科研绝不是写写文章。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p>
有老师劝他,带学生差不多就行了,用不着管那么细??伤慈险娴厮担骸拔颐堑墓遥枰瞬?。现在多用点儿心,他们中就有可能出大师?!?/p>
在很多人看来,做科研可以出成果,带学生那是捎带手,可是黄大年心中,教师是他最看重的身份,因为他始终忘不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那一段段胜似亲人的师恩。
初中时,由于父母被下放,黄大年被送到一所乡村“五七”中学寄读,半年才能见一次父母。学校里有很多优秀教师,多数是身体情况不佳的知识分子,他们清瘦、认真,尽心尽力地传授知识,温和儒雅地对待学生,像极了他的父母。
黄大年曾回忆说:“在这段经历中,我无意中接触到了中国式教父的形象。他们在求索知识的道路上坚毅、刻苦、顽强和清贫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们?!?/p>
1978年2月下旬,经过4天3夜的长途跋涉,黄大年抵达长春火车站后,大老远就看见了举牌接站的老师。一位个头不高的老师一边关切地问他脚有没有因长途坐车而浮肿,一边帮他扛起行李一路送到学生宿舍。
这个从炎热的南方来到东北的青年,被老师们的热情包裹着??吹剿挥忻蘅悖鲜土狗熘?;看到他基础薄弱,老师又帮他补课。在师生情谊的温暖中,他作为一个下放知识分子的后代感受着被尊重的快乐,也向往着“为人师者”的崇高。
后来,人在异乡,他的英国导师也曾专程开车来实验室接他,邀请他一起回家过圣诞节。那些暖融融的点滴经历,不仅让黄大年感念了大半生,也让他深深意识到,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是专业领域的领跑者,更要做学生成才的陪伴者。
2010年8月的一天,黄忠民来找他,语气有些迟疑,试探着问道:“大年,咱们学院想设置‘李四光’本科实验班,想邀请一些大专家担任班主任……”
“没问题,我愿意?!被浦颐裥耐芬蝗?,他没想到“已经把一分钟掰成几瓣用”的黄老师没有丝毫推诿,立马就应了下来。
新学期开学,“李四光班”的教室里先后爆出两次欢呼声。第一次,是黄大年神采奕奕、满面笑容地走上讲台,同学们被他“不凡的气度”彻底征服。第二次,是黄大年宣布为全班二十四名同学每人发放一台笔记本电脑?;拼竽晁担骸耙胩剿髑把氐目蒲?,首先要掌握先进的手段?!?/p>
为了让学生们开阔眼界,他帮助他们订阅期刊,送他们出国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回来后有一些支出不可以报销,他当场就把票据撕掉了,然后自己掏钱补给学生。
黄大年的办公桌旁有两张椅子,两台电脑。倒不是因为“阔绰”,而是专门为学生准备的。学生来了,就坐在黄大年身旁,一人一台电脑,讨论清晰高效。有时,他碰见学生们有公式和计算方面的难题,就随手拉张椅子,手把手教起来。
每次,当他为学生讲完一道题、推导完一条公式,他?;岫运撬担骸澳忝堑木赫允衷谕饷?,要以国外一流高校的学生为榜样,追赶强者并超越他们。”
学生们常常觉得,黄老师是天底下最忙的老师??晌蘼鬯亲叩侥睦?,都觉得黄老师好像就在身边。
傍晚时分,如果走廊里传来又急又重的脚步声,学生们就知道,黄老师来了。他会一间一间屋子走过去,挨个询问大家吃没吃晚饭、有没有问题。
“绝不能亏待了这帮孩子,绝不能耽误了这拨人才。”这句话,黄大年常挂在嘴边。
地质宫顶楼冬冷夏热,黄大年给每个实验室配备了电暖气、电风扇,到了暑期就让妻子张艳给学生们煮绿豆汤,用大锅盛着送过来,入了冬又让张艳包饺子给孩子们吃;雾霾天,他给学生们买口罩,还教给大家正确的佩戴方法;怕孩子们想家,他几乎每个节日都让学生去家里吃饭,油烟过敏的他还亲自下厨做油焖大虾;出国时,他会带着两个空箱子专门给学生买礼物;接学术电话时会开着免提让学生们一起听;学生毕业回来看他,他也要请吃饭,问学业长进;谁没有对象,他也要操心,恨不得帮别人规划一辈子……
2014年的国庆节,黄大年又带同学们去净月潭徒步。风拂杨柳,碧波云影,醉人心神?;拼竽瓯匙畔嗷?,健步走在前面,一会儿给大家照相,一会儿又和男生赛跑。
他发现张代磊、张冲和周帅三个人默不作声地跟在大家后面,就悄悄来到他们身边,轻声对他们说:“是在为读博士的学费发愁吗?如果手头不够,先别向父母开口,我这边给你们垫上?!?/p>
第二天,王郁涵单独交给三个学生每人1万块钱,说是从学科经费里节省出来的。第二年的学费也是这么解决的。后来,同学们申请了国家助学金,补齐了这些费用。直到黄大年去世,他们才知道,当年学费都是黄老师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们垫付的。
黄大年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一有时间就想和他们在一起。
2016年4月,为了给学生做报告,他从长春辗转北京、南宁出差,插空赶回长春做了报告,当天又赶回京?;爻ご捍思柑?,复去天津,第二天又回来给学生做报告,马上又赶赴河南……黄老师就像一部永不停歇的马达。
学生们也爱他??墒腔评鲜υ嚼丛矫?,大家多想和他多待一会儿,一起吃吃饭说说话啊!
2016年9月8日,学生们买了蛋糕、水果,跑到黄老师家,同老师和师母一起庆祝教师节。
学生们联名写了一张贺卡,被黄老师摆放在书柜中最显眼的地方。大家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黄老师,在别人眼中,您是位儒雅而又有风度的大学教授、健谈而不失风趣的闻名学者、博学多识精益求精的科学大家。而在我们眼中,您更是传道授业、解疑释惑的严师慈父,幽默风趣、推心置腹的忘年之交,多才多艺、帅气爽朗的吉大“欧巴”。老师您辛苦了!
谁也没想到,那是黄老师度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
12月5日,黄大年住院前最后一次出差回来,照旧先回了办公室。
和往常一样,同学们都到他办公室门前排队问问题。排到王泰涵时,已是晚上9时多了,他探头一看,黄老师靠在椅子上,神态疲惫,就说:“老师您回家休息吧,我明天再问。”可黄大年拍了拍旁边的椅子:“没事,来吧?!?/p>
一个多小时后,4个问题解答了两个,黄大年说:“剩下那两个我再思考一下。你吃饭了吗?我请你吃饭吧?!蓖跆┖乓馐兜?,从机场赶回来的黄老师还没有吃晚饭。
黄老师入院的第二天,点名让王泰涵过去。一进病房,打了一天点滴的他就从床上坐起来,招呼王泰涵挨着床边坐下。
“我这两天一直思考你提出的后两个问题,现在就在这儿给你讲讲?!北咝幢呓驳幕评鲜κ滞罄锘孤褡耪牍?,胳膊也有些颤抖,不停地喘着粗气。
王泰涵眼眶发热,赶紧低下头做笔记?;评鲜β铰叫擦?0分钟,他一字不落地都记在了本上。过了一会儿,黄老师不说话了,王泰涵再抬头,才发现老师睡着了。
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地夺眶而出,“敬爱的黄老师啊,您已经累成这样了,惦记的还是我们的学业……”
7年间,在黄大年指导的研究生中,共有14人获得省部级奖励,8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李四光奖”。在给学生设计研究方向时,他总是考虑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前途,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每个学生都像一块璞玉,被黄大年发掘着、打磨着。
他发现侯振隆喜欢推导公式,就给他买些专业书籍;他鼓励周文月学好英语,建议她多看英文电影;他要了张代磊在线申请的账号和密码,对赴外交流提交的各种材料反复确认,录取结果公布了,他第一时间告诉张代磊,又叮嘱研究细节……
6月的吉林大学校园,有一年中最美的风景,这是黄大年最开心的时候,每年学生们毕业答辩后,他都要背上相机,拉着他们到处拍照。
今天,乔中坤穿着笔挺的西装,又一次来到507办公室,坐在沙发上与黄大年的遗像合了一张影。对着照片上微笑着的黄老师,他捧着毕业论文,哽咽着念了摘要,又念了致谢词:
……
茶思屋通告栏里贴满了与您的合影,每天路过时我都会驻足停留,回忆您的点点滴滴;
课桌上摆放着您帅气的照片,仿佛您就在我的身旁,督促着我勇往直前;
无数个夜里梦到您,梦中的您还是那样温暖慈祥,梦醒后泪水湿透被角……
现在,黄老师不在了。他只记录了他们的青涩,却没能见证他们的成熟……
学生们去实验室学习的时间比以前更早了,晚上回宿舍的时间也更晚了,就连周末休息也是全员到齐。很多学生记得黄老师说“做什么就要有什么的样子”,按照他教的样子擦桌子、整理资料。
王郁涵每星期都会修剪黄老师办公室中的绿植。她记得黄老师偶尔看到哪片叶子枯了,都会不开心,他说花长得不好,不是花的问题,是养花的人没用心;事情做得不够好,同样是因为做事的人没有做到全心投入……
原本以为黄老师走了,大家就散了,可是没想到,大家都决心要完成黄老师未竟的事业。
“等你们学成,再汇聚起来,就是未来中国科技的生力军?!被拼竽暝岷厦扛鋈说淖ㄒ堤爻ぁ⑿巳し较?、性格特点,将学生置于未来研究的某一个点,最终汇成祖国下一代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研人才网络。
现在,学生们就像一粒粒蒲公英的种子,撒播在世界各地。
有的学生根据黄老师的规划,赴外攻读国家需要的专业方向;有的学生进入全国各大科研机构,继续相关项目的研究开拓;有的学生接过黄老师的教鞭,放弃优厚的工作机会留在吉林大学任教……
聚是一团火,散似满天星。
黄老师说过的话,他们都记住了:
“不要有太多杂念,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p>
“做科研绝不是写写文章就行。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p>
“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p>
马国庆说话像“机关枪”,黄大年多次给他辅导,告诉他这该怎么讲、那该怎么说?;垢治?、鼓励说:“你讲话快其实是因为你不自信,所以就想着快速结束这个事情。你做得很好,干吗没有自信呢?不要害怕,要表现得很自信!”
有一次,有个学生对他说:“马老师你一上台,就像打了鸡血,特别精神,讲得也透彻?!甭砉焯蠛粑恢停毫嘶荷?,自言自语:“你们没见过我的老师,他讲课那才叫好,他的板书也漂亮。”
那天晚上,马国庆又一次梦到黄老师:他从书柜里抽出一沓新整理过的讲义,递给他,笑着说:“我把这个知识讲给你,不是只讲给你的,是让你讲给更多人的。”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报告文学 大地之子黄大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