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古丝绸之路的中国名称
自2013年秋天以来,“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各大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热点词语,一些出版社也及时出版了宣传、研究“丝绸之路”的书籍。我在看了一篇研究“丝绸之路”的文章后才知道:“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并不是由“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中国人命名的,而是由德国人命名的,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理学家、柏林大学校长李?;舴医淌?,他在中国考察了四年(1868至1872年),之后,写出了五卷本著作《中国》。在《中国》一书中,他把这条起源于秦汉、止于15世纪前,从陕西长安辗转、绵延到欧洲罗马的东西方主要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时间是1877年。此后,中国的官方、民间以及文化学者就认同了这个名称,并在电视、书、报刊等媒体上使用,直至今天。从1877年到2017年,时间长达140年。


1877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光绪皇帝统治时期,此时,德国人才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名称,那么,在此之前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把这条起源于长安,在西北大地上延伸千里的古代贸易通道叫什么呢?终于有了答案,这缘于我在家乡的一个意外发现。
2014年5月7日,我骑自行车到离家十五里的法门寺逛会。我知道,在法门寺以东(约300米)107省道经过的云岭小学旁边有一关帝庙,庙前立有一石碑。出于我研究、收集史料的习惯,下午回家时,我便特意过去观看石碑,并拍照、抄写。碑文全文为“三仪庙碑记:清光绪年,位于白龙三村之间,前有关水龙潭,后有古官路驼道,东依祠堂学校,西近佛圣地法门寺,每年古历正月十三关圣显灵,天降雨露,万物滋润。1958年神像被毁,1999年东奔西跑,筹款筹物,2008年3月初三,神像升光,特立此碑,以表纪念?!倍杂诒闹谐鱿值摹肮殴俾吠盏馈币淮?,我特别兴奋,我隐约感觉它就是丝绸之路的民间叫法!
回家后我便开始就此研究。我发现,“古官路驼道”至少包含三层信息:一是“古”,这是个时间概念,表明在上古时代就有此路了,这里的“上古”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代。在历史学家的习惯中,把秦汉之前的夏商周称为上古,表明“古官路驼道”在时间上确实古老;二是“官路”,顾名思义,所谓的官路就是由官方(国家)修建的交通大道,犹如今天的国道和省道。就在云岭村正东10里远的107省道上,有一个叫“官道”的村子,此村始建于西周,村名“官道”就是“官路驼道”的简称?!斗龇缦氐孛尽范浴肮俚馈钡慕馐褪牵骸耙蛭髦苁钡亩鹘煌ù蟮来哟说赝ü?,故名官道?!蔽髦茉缬谖骱杭赴倌?,而汉代的丝路是沿着西周的官道向西行进的。地名文化告诉我们:一个古老的地名,就是当地历史文化信息的活化石!三是“驼道”,它表明在官路上行走最多、最久、最常见的不是马车、牛车,而是有沙漠之舟称号的骆驼,是由骆驼组成的驼队!这使人不由联想到二千年前的丝路上,缕缕风烟,声声驼铃。今天,一说到丝绸之路,人们脑海里出现的多是行走于沙漠之中的驼队的画面。驼队已成为宣传丝路的画面符号!由此可见,由中国人命名的“古官路驼道”更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也更易于理解和感知!
行文至此,一些细心的读者不禁会问:你文中所写的石碑是在2008年才立的,并不是古代的石碑,碑文也不是古代的碑文,虽然碑文中出现了“古官路驼道”的名称,但它是今人所作所写而并非古人,因而你的观点缺乏有力的证据。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虽然碑文是今人所作所写,但为什么不写成官方使用的“古丝绸之路”,而要写成“古官路驼道”呢?这是因为,“古官路驼道”一词已经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并在民间生根开花,深入民心,成为永久的文化记忆。因而,在书写碑文时,那些熟悉当地人文历史的民间文人自然会写成“古官路驼道”而不是“古丝绸之路”,这就是民间文人与官方学者在著文时的区别。所以,我认为碑文也是真实、可信的有力证据。
说“古官路驼道”是中国人给丝路所起的名称,还有一个证据——从西安到宝鸡的古丝路沿线,分布着一些有“驼”音的村子。2015年12月某报文化版上,发表了记者巨保撰写的文章《宝鸡牧养骆驼的地方》,此文开端的小标题为“一幅让人琢磨的千渭沿线地名图”。文中介绍说,日前,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宏波让记者看了一幅有意思的地图(大致为甘肃——宝鸡——西安段),地图中所反映的这些村子大多分布于千河、渭河沿线,从甘肃灵台、华亭过陇县、千阳、沿千河流域南下入渭,然后从陈仓区一路向东,经眉县、扶风、武功、户县一直到西安南郊而止。有意思的是,在这条线上有很多奇怪而相似的地名,比如:甘肃华亭县的普沱村、呼沱村,陇县东风镇的福陀村,千阳县江峰乡福驮村,陈仓区贾村镇扶托村,扶风县绛帐镇扶陀村。出了宝鸡境,户县(今鄠邑区)有扶沱村,西安南郊还有个沙泘沱村。
不管是福陀、福驮,还是扶托、扶陀、泘沱,这些地名都有一个相似的甚至相同的发音,他们究竟是何含义?似乎又无??裳?。但王宏波秘书长发现,奇怪地名的分布走向图和古丝路的轨?;疚呛?,据此,他大胆猜测:这些带有“驼”音的村子,莫非指的都是骆驼?
我认为丝路沿线这些带有“驼”音的村子,就是给丝路驼队提供食宿的驿站、店铺!中国西部的丝路绵延几千里,驼队在行进中,不仅人要食宿,作为运输工具的骆驼也要饮水、吃食,而这些带有“驼”音的村子,就是为丝路的驼队提供食宿的地方。当然,为驼队提供食宿的店铺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而上述村子由于为驼队服务的规模大、人员多、名气大,因而在给村子取名时,自然就带个“驼”音的字。而“扶”、“?!钡龋徊还俏疽濉巴铡逼鹆艘桓鲂奘巫饔?,表达了人们求善求福的人文追求罢了。
正因为丝路沿线有不少带有“驼”音的村子,骆驼、驼队就成为丝路上独具特色的标志和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因而,丝路沿线的民间和官方,在给丝路取名时,自然就想到了“古官路驼道”,用道路上有无驼队行走来区分普通道路和有名的“丝绸之路”。据宝鸡市的文化学者讲述,在宝鸡地区,古丝路是沿着古官路行走的,官路和丝路是重合的,所以,取名“官路驼道”,是一种更全面更形象的表达方式。
行文至此,我想摘录一些揭示古丝路和今“一带一路”紧密关系的学者观点,以使读者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古丝路对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说,古丝路的重大意义是:“推动了跨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樊志民认为,“起步于西安的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大的沟通交流,其意义可媲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马建堂说,“古代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运河’,它将灿烂辉煌的几大文明连结起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学者关山远在他的文章《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的前言中写道:两千多年前,丝路的开拓者张骞千辛万苦归来,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安┩比∑洹肮悴┱巴敝?。从他开始,中国人通过丝路来博望世界。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中华国运与这条沟通西欧、连接中亚的古老道路紧密相连?!安┩倍郑两袢灾档梦颐撬伎己妥聊?。
编辑:杨岚
关键词:古丝绸之路的中国名称 古丝绸之路的名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