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齐传江:闲不住的刘马家圪塔村第一书记
晨光熹微,暖阳拂窗而来。
53岁的齐传江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村里人都管他叫老齐。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被国家核电党组委派到延川县贾家坪镇刘马家圪塔村担任第一书记。刘马家圪塔村是个陕北小村,位于陕西省延川县城东北10公里。
齐传江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头发灰白,脊背微驼,把村支部办公室收拾干净。
昨天晚上他和村两委干部群众开会到了半夜,老齐就直接睡在了这里。之前,乡镇干部担心老齐住在这冬冷夏热的地方不适应,便提议他搬到不远处的镇政府。老齐半开玩笑地说,我是组织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就应该住在村子里。
老齐很明白,作为公司委派对口扶贫县的村干部,在革命老区搞党建、抓脱贫,是公司扶贫责任的爱心接力,是组织赋予的一份责任与使命。
老齐今天收到了国家核电捐赠的投影仪,将三农、党建、脱贫攻坚方面的最新动态汇总成PPT,在村支部会议室一条一条讲给村民听。
老齐拿起手机,将今天搜集到的各种“致富经”分享给村民看。
这些都忙完,已经上午10时了。
老齐按照惯例,出发到大棚基地去看看。正逢修路,这条小道不太好走,一遇到下雨,更是泥泞。入秋了,四周已经完全看不到绿色?!耙堑鹊铰沸藓昧?交通就方便多了”,老齐高兴地想。
老齐是个闲不住的人,平时经常到村民家坐坐。忙了帮他们干农活,闲了给他们“出点子”、“讲乐子”。虽然老齐来到这里不到两个月,但他叫得出村里每个人、每座山、每条沟的名字。
老齐来到村民钟春祥家里,帮他们家一起修理棚顶。钟春祥是村里第一个签订大棚承包合同的贫困户。但其实最开始,他是最反对的那一个。
刘马家圪塔村共有461户1360人,在村常住270人,贫困户86户285人。国家核电对口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积极践行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的“山地林果、川道棚栽、沟道养殖”的发展布局。2016年,国家核电和延川县政府为该村建了36座“95式”标准大棚。当时,一听说每棚个人还要投资2万余元购买棚膜、棉帘和卷帘机时,村民全都打了退堂鼓。
对于村民而言,种大棚有太多未知的风险,资金跟不上,技术难掌握,还有,瓜菜卖不了咋办?钟春祥看到妻子郝秀梅有承包意向,当场便和她红了脸!前两年,钟春祥医治肾病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他是怕大棚赔了,全家都得喝西北风。
了解情况后,连续几天,齐传江来到钟春祥家,给他讲贫困户的贷款程序,讲政府聘请的农技专家,扳着指头一笔一笔帮他算经济账,告诉他种大棚有保障、能赚钱。钟春祥的态度,也由原来的坚决反对,逐渐转变,最终成为第一个签订承包合同的贫困户。
帮着钟家忙活完,又应邀在村民家里吃了中饭。老齐正在往回走,刚好另一个贫困户王向军蹬着三轮路过这里,村里来了收购客商,他带着新摘下来的甜瓜去问价。老齐赶紧跑过去,和王向军一起去找收购客商。
每逢有收购商来,老齐都要和他们聊上几句,详细询问其他地方大棚种植的品种,换茬的时候好让自己村子的大棚岔开品种,不然村民的收成卖不上价钱。
说起这个贫困户王向军,早些年在延川县城卖面皮、打零工,光景过得捉襟见肘,当初也盘算着到底应不应该承包大棚,王向军心里没个底。老齐找了他几趟,问他:“你差钱吗?”王向军说:“能贷来!”“你是种地的好把式吗?”15岁开始种地!”“那就整齐呼了嘛,现在国家扶贫力度这么大,是男人咱就撸起袖子干呗,怕个啥!”老齐操着一口东北话成功激起了这个陕北男人的悍性,刘向军一下承包了两个大棚。在钟春祥和刘向军的带动下,最终村里11家贫困户,2个邻村致富能手陆续将大棚租赁下来。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国家核电 书记 脱贫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