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振兴实业,挺起经济脊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关键词:国际标准
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增强标准“牵引力”
本报记者 李心萍
镜头
“我们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全球行业专家一起,积极推进儿童乘用车系列产品的国际标准化工作?!?nbsp;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竺云龙对于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今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授权ISO/PC 310儿童乘用车国际标准项目委员会联合秘书处落户好孩子集团。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话语权。
从落后、跟随、再到主导,中国标准对标国际标准的步伐越来越快。截至目前,我国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鞋类产品等行业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0%以上。
解读
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着眼的是全球产业链、全球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杨玉英研究员表示,这就要瞄准国际一流,拿国际先进标准来衡量自己,以此为压力和动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水平。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产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结构不尽合理、缺少核心竞争力,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从规则的遵从者向规则的制定者转变的地位很不相称。杨玉英认为,现阶段,亟待瞄准国际标准,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中国制造朝着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逐步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致力于“自主培养”。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风起云涌,需要同步加快关键技术的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信息技术服务、健康服务、人力资本服务、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实现标准新突破,还要研发与国际上持平甚至领先的技术标准,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走出去”,大幅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以标准全面提升来牵引产业升级,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十九大报告提出,激发和?;て笠导揖瘢睦嗌缁嶂魈逋渡泶葱麓匆?。
弘扬企业家精神
本报记者 赵展慧
镜头
阅读养成机器人声情并茂地看着课本朗读,六轮驱动无人配送机载重30公斤行动自如,戴上AR眼镜在小空间里感受恢宏的虚拟全景幻境……这是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创业者们展示的各种高科技产品。
这些“创客”敢想敢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设备、新设计,开拓新市场、形成新优势。在创新创业的热潮中,创业者们也不再集中地跟随资本风口,而是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与环境,一批思想越来越成熟的年轻企业家脱颖而出,逐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生力军。
解读
“企业家精神”最近成了热词、高频词,不仅亮相十九大报告,而且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文件聚焦企业家精神。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看来,中央提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及时又务实,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张瑞敏表示,企业发展永远在路上。特别是当前互联网引起的社会变革前所未有,它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一些优秀的成功企业,可能在瞬间轰塌。如何带领企业不断战胜挑战?这就需要企业家始终不忘创业之初心,勇于探索。中央根据当前企业家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困难,从精神引导到实际帮扶,从眼前困难到企业未来的传承,都做了全面部署和指导,这不仅可以重塑企业家精神,增强其活跃度,壮大企业家队伍,还为企业家专注品质、持续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护。产权?;?、容错机制更让企业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解除了后顾之忧。
张瑞敏认为,新时代,企业家要赋予企业家精神新的内涵。企业家不但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要善于激发群体智慧,善于授权,善于培育新的企业家群体,争取让优秀企业家精神的种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为一片森林,为中国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深度融合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融合迈向中高端
本报记者 王 政
镜头
“引入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仅仅半年,试点车间的光伏生产良品率已经提升了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可以节省上亿元的成本?!碧钙鸫笫荨⑷斯ぶ悄苡胫圃煲瞪疃热诤?,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赞不绝口。
光伏切片的生产是数千个生产参数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阿里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系统定位到直接影响良品率的关键因子,并根据关键变量搭建生产的参数曲线模型,全程监测变量,及时预警,使良品率得以提升。接下来,更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让切片生产拥有机器学习能力,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解读
“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既是继承,更是发展?!敝泄缱有畔⒉捣⒄寡芯吭焊痹撼ね跖羧衔?,一方面,这表明过去五年我国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上已经成功破题,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今后还要进一步坚持并深化。另一方面,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升到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持续推动实体经济与新技术融合指明了方向。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落在实体经济上。王鹏认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的主战场。十九大报告的这一提法,要求我们重点关注并优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
王鹏说,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催生出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新兴产业一起,双轮驱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经济 精神 产业 先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