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双一流”高校如何建成?教育部:不是“211”的翻版
《新闻1+1》2017年9月21日完成台本
——“双一流”,如何建成?
节目导视
解说: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份涵盖137所高校的金色名单,一个影响未来、雄心勃勃的国家战略。
北京大学校长 林建华:
要守住我们的根本,同时又要不断地去创新,你守不住这个的话,你是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
解说:
进入名单的学校、学科,如何认定?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如何评估?
“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钟秉林:
一流学科实际上就考两个因素。一个你的学科建设水平,第二你的人才培养水平。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双一流”,如何建成?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9月份是高??У募窘?,但是今天似乎给人这样的一种感觉,高校的高考揭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上午在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里,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同步跳出了所谓的重磅新闻和重点推荐的这种新闻,那就是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名单。什么叫“双一流”?我们来先看一下。“双一流”指的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那这样的重磅新闻一出来,马上各个媒体就开始进行解读,咱先不谈解读,先看各个标题都有哪些方向。标题一组,重磅:“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双一流”名单公布,看看有你的学校吗?广东5高校如何建设“双一流”?校长们回应准备这么干;中学生的梦想参考“双一流”完整名单出炉,速来围观。
马上对于正在上高中或者明年考大学的,这又成了一份高考的报考指南,为什么如此呢,它跟过去我们熟悉的“985”或者“211”,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来,今天关注这个重磅新闻。
解说: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今天上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名单中,一共137所高校,哪些高校入选,名单一发布,立刻引来全国各地的关注。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这次遴选是以学科为基础,专家委员会根据认定标准,选出了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科基础上综合评价,再选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新闻播报:
42所高校中包括39所985高校,还包括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3所非985高校。
解说:
新疆大学,这次进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名单,受到了不少关注。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新疆大学此次能进入名单,校方感受到的除了欣喜,还有压力。
新疆大学副校长 贾殿赠 :
新疆大学迎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因为新疆大学与其他发达地区入选的高校相比,底子还相对比较薄弱,发展的还比较滞后。
解说:
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新疆大学,看到更多的,将是机遇。
贾殿赠:
目前来讲,新疆大学最急需补足的这个短板一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人才力量比较缺乏,二是各类创新平台或者实践平台也还是不足,三是新疆大学新校区建设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受限,第四个是发展的资金也还是短缺,这些问题国家和自治区将在“双一流”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大的支持并逐步得到解决。
解说:
在今天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既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更包括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也是此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一个亮点。
“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钟秉林:
一流学科实际上就考两个因素。一个你的学科建设水平,第二你的人才培养水平,参考了、比照了国际的一些评价的情况,还有国内的一些第三方评价的结果。
解说:
在95所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中,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它的知名度和不少全国重点大学相比,并不占优势。然而,这次他们入选一流学科的,是“地质学”??吹贸隼?,这所在全国并不知名的高校,在该领域内,拥有长期的历史积累和不凡的实力。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 倪师军:
1956年建校的时候抽调了原来在地质学方面我们国家的精英,这是60年多少代人一个梦想。
解说:
在招生中,地质学专业,一直是该校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而此前,这个学科也培养诸多杰出的专业人才,包括藏族工程院院士多吉、最早提出“大洋红层”概念的王成善院士、中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等。
倪师军:
通过这个“双一流”建设以后,国家也会重点加强投入,审慎加强配套,学校也会加强配套,这个学科就会从得到机遇以后,会重新考虑朝更高的目标我们去努力,比如说我们的国际影响做得更大,地域影响做到更大,我们在西部的贡献更大,而且尤其原来重大的优势方面更加突出。
解说:
和成都理工大学一样,这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众多高校,都希望能借助这样的契机,让自己的优势学科更强,同时带动学校整体发展。而事实上,这次“双一流”建设是5年一个周期,滚动淘汰,不搞终身制,而是根据绩效考核等因素将进行竞争、实现有进有出。
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在“985”、“211”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
白岩松:
首先要消除一个误解,“双一流”指的不是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或者说世界一流学科了,而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等于说是目标,这个可不能误解了,差距有还比较大的。第二点这并不是终身制,刚才短片说了五年后这个名单一定会有所变化,甚至有的会被替掉,然后有的新的增补进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这次总的数量是42所,分成了AB两类,A类是36所,原来“985工程”一共有39所,其中36所都在A类里入选。B类有6所,原来“985工程”学校3所,原“211工程”学校3所入选。B类跟A类是有所差距,也正是这个差距要去追赶,但是也在建设一流学校这样的一个范畴之内。
另外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量95所,这其中有相当多的是一招鲜吃遍天,另外可能是专业类的学校,像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等,不是综合类的大学。
我们看看过去大家熟悉的“211工程”有112所,“985工程”有39所,加在一起是151所,但是这回加在一起只有137所,其实是有所缩减的。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嘉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袁振国,同时袁主任参加了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袁主任您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 袁振国:
您好。
白岩松:
首先可能一开始我们要去界定一下,这个世界一流大学看名单的时候,似乎更多的集中在综合大学上,而世界一流的建设学科更多出现了很多,可能不是综合大学,但是是专业类学校,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吗。
袁振国:
实际上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学校,它主要看它的整体水平,当然它的整体水平是由多个高水平学科支撑的,它的人才培养,它的科研成就,总体上它能够在世界一百位、两百位之前的这样的整体水平,它才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学校。
白岩松:
就是它必须要更综合一点才更有可能。
袁振国:
对,那么一流学科的建设,它主要是要考虑在全世界的学科领域里能够排到千分之一之前,千分之五之前的一些学科。
白岩松:
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当今天这个名单正式公布之后,是否就意味着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和在我们的标准当中停留了很长时间的“985”、“211”彻底淡出我们的视线。
袁振国:
我想还是一个继承关系,“211”“985”工程的建设,为我们现在建设“双一流”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但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以前我们“211”“985”政策支持的内容以及这些名称,在我们现在的文件当中都不会再出现了,在现有的政策当中也不会再保持了,它都会同等到“双一流”建设的计划当中去。
白岩松:
大家可能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其实陈宝国部长也说过,这不是“985”或者“211”工程的山寨版或者怎么怎么样,是一个全新的计划,我们为什么要在有了“985”“211”之后要考虑“双一流”,它究竟不同在哪,为什么要这么做?
袁振国:
这首先是历史时代的不同,大家知道中国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们现在整个的高等教育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前几十年,我们主要解决的是规模数量和一定质量提升的问题,而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强国这样一个新时代,那么要在全世界竞争高水平的时候,用原来的目标,原来的思维方法和原来的政策措施已经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性新决定。
白岩松:
陈宝生部长特别强调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您觉得会开始什么?比如我看到今天的名单的时候,格外关注的是开始对学校的学科特别在意了,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高校可能并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但是一招鲜,在某一个学科完成了一种突破,就像羽毛球最开始是女双先拿了冠军,才有了后来五块金牌都拿,是不是鼓励大家去做这种一招鲜?无
袁振国:
任何一个大学,高水平的大学是要靠学科来支撑的,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学,学科的布局从整个国家来说,是要顾及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方方面面,事实上也是这样,在我们相当一部分的高水平大学里,它有着相对完整的学科布局,但是也不是能够包打天下的,也不是所有学科都是优秀的,但是我们很多其他在综合实力上可能不是最强的学校,但是它们有些学科的建设,有历史的传统,有建设的经验,有特殊的成就,把这些学校的学科从全国的角度来说,保证我们整体学科的进步,这是我们考虑一流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考虑,也希望通过这个学科的建设来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
白岩松:
袁主任,这个问题也必须要去问,您参加了这样前期的过程,这样的被我称之为高校的高考,而且五年之后,它不是终身制,名单可能还会发生变化,在遴选的过程当中公平吗?
袁振国:
选择的角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单位的确定,是一个综合的考虑。首先我们是从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的,哪些学科,哪些学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接近世界的优秀学科的潜力比较明显,这个是考虑问题的主要方面。当然竞争当中,学校的努力,地域的条件,历史的因素都会发生作用,这些对学校的评审也会有一些影响。
白岩松:
你们是相对客观的,学校是不参与到直接的竞争当中来是吧。
袁振国:
对的,学校是没有参与的,是由第三方来进行评估,根据各种各样的客观数据。
白岩松:
给您留一个问题,也有很多中学生尤其明年参加高考的已经开始关心了,明年我报考高校是不是就按照这个标准就可以了,先给您留这样一个题,我们一会儿再继续沟通,继续关注今天“双一流”大学的建设。
解说:
九月迎新生,开学典礼上,少不了大学校长的演讲。而各高校的开学第一课,也越来越被舆论所关注。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末啊
你们要用心感受科学之美??蒲С缟姓胬?,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良好的审美感觉有助于发现真理。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胡正荣:
立德是培养人才的根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所谓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
解说:
关注高校校长的开学演讲,实质上是在关注每一所高校的所散发的气质,关注它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过去二十年,在211、985两个重点大学工程标志性的衡量标准下,中国的大学也一直在变化和努力。
就在近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18年全球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双双进入前30名。而在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中国内地高校同时进入四大排行榜前500的大学有12所。排名在稳步提升,数量在逐步增加,中国内地高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在很多大学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另一个现象也摆在我们面前。根据连续六年关注留学趋势的全球化智库所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同比增长13.9%。2000-2015年间,中国留学人员数量以年均18.9%的增长率迅速增长。
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 苗绿:
中国的高校随着咱们改革开放整体的国力的增强,还有我们教育水平的提升,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自然我们的排名就是不断的在上升,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一个国家的学生应该有进有出才是正常的,不可能都是学生就留在国内,然后国际化水平就提升了?;褂泻芏啾热缢到逃献?、中外合作办学, 这些都是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的方面和指数,也是对“双一流”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和评估意义的指数。
解说:
在专家看来,出去留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们的高校同样该思考的,是如何吸引别人来求学。与此同时,高校资源的不平衡,似乎也依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以此次被评为“双一流”大学之一的兰州大学为例,今年6月份,有媒体以《百年名校—兰州大学的衰落与焦虑》为标题,报道了兰州大学人才流失的严重现象,甚至衍生出“兰州大学流失的教授可以再建一所兰大”的说法。而从2015年国家确定要开展“双一流”高校建设,这让学校、科研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再次出现东部高校到西部高薪挖人的案例,让原本已经“东强西弱”的情况进一步严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岩:
这种“挖人”的现象是整个中西部高等教育里面出现的一种现象,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这件事情,已经多次发出明确信号,流动是鼓励的,市场不流动是不行的,人才作为资源是流动的,但是它有一个前提,是有序流动,不是恶性竞争,“挖人”属于恶性竞争。
解说:
一方面,东南沿海高校得益于人才“输血”,另一方面,中西部高校却因人才“失血”而困扰。除了人才需求的挑战之外,在过去这一年中央巡视组对高校的巡视中,公布的问题也同样值得注意。比如,科研经费使用不当、校办企业存在廉洁风险等问题。
如今,137所“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已经公布,而人们更关注的是,这样的“双一流”,我们该如何建成?
白岩松:
好,先回到刚开始给袁主任留的题目,明年报考志愿,这里要强调一下,举个例子,我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是这回“双一流”当中的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流大学来建设这样的大学,但是新闻系这个专业却是并列第一,你要是报考新闻系的话,应该要考虑这种专业的因素,有的时候它是一流的大学,但是新闻系可能并不是排的很靠前,所以有的学校你可能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就像我们刚才短片当中,地质学却是它的重点学科,在全国都赫赫有名,因此这也是一个标准,当然我说的只是我自己的经验,继续连线袁主任,刚才给您留了一个题目,您的答案是什么,如果告诉明年后年要高考的学生的话,他按照这个“双一流”来选择自己报考的学校和学科是不是靠谱。
袁振国:
我想“双一流”的影响是巨大的,“双一流”产生社会的吸引效力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双一流”建设本身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优秀的学生,所以“双一流”的学校会吸收更多的优秀学生,优秀的学生选择这些学校和学科,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我想也要说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不能仅看名牌,更重要的考生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特长,而不能仅仅根据这样一个牌子来报名。
白岩松:
袁主任,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我们的短片提出来了,前不久我看了一本好多年前兰州大学建设中的很多的故事,看的我是热泪盈眶,想想那个时候的兰州大学,我的同事水均益,像秦大河等等都是兰州大学毕业的,但是这两年兰州大学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可能被挖走了,这是西部很多著名大学的一个缩影,这次在我们“双一流”建设当中,其实在西部的学校不少,会不会列入这个名单之后,还会被人偷偷的孔雀东南飞,用重金挖走人才?
袁振国:
这确实是一个严肃的沉重的话题,西部的人才被挖的比较多,这也是一个事实,但是近十多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特别是西部高校的振兴计划,西部学校人才重点支持计划以及西部学校的发展计划在加快缩短西部学校和东部学校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这次的“双一流”建设,明文规定不允许去中西部挖人才,以保证东西部正常的发展。
白岩松:
就是列入到了“双一流”的中西部的高校当中,反而得到了某种?;ど?。
袁振国:
我相信它们这些学校也一定会利用这些机会,让它的优势学科能够得到更好的发言。
白岩松:
袁主任,下一个问题涉及到五年后,这个名单不是终身制,就会有变化,你想想这些学校非常在意自己的荣誉,因此地方也会很在意和在乎这样的荣誉,我们来看一个高等教育“双一流”的施工蓝图,北京市预计投入100亿,广东省市各级财政三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河南投入31亿等等,这全是数字,你看四川也是有了宏伟的目标,上海也同样如此。会不会展开一场宏大的军备竞赛,而五年后为了让自己留在这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些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呢?
袁振国:
我相信一个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需要相当的经费支持,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等水平学校的发展是用钱堆出来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钱,花好每一分钱,钱要增加,但是把这个钱用到点子上,用出水平来,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白岩松:
五年后会不会有一些学校,我要想尽其他方法,甚至可能不太正的方法,怎么去防范它。
袁振国: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明白,这次在“双一流”建设的学校和学科过程当中,首先是要求相关的学校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和考核指标,所以相关的行政部门一定会通过合适的方法,来一步一步评估这些目标是否达到,来决定下一步的支持方略。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袁主任今年给了我们非常详细的解答,的确今天就像教育部的陈宝生部长说的,它真的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开始,因为高校的高考揭晓了,五年后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呢,在这要祝贺所有入选的高校,同时其他的高校,加油。
编辑:曾珂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


科学家观察到迄今太阳系最遥远天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验收
俄土伊将推动叙宪法委员会明年初举行首次会议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