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家学者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科创发展定位支招
新华社香港9月20日电(记者李滨彬 丁梓懿)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专家、业界人士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需发挥高端科研优势,打通科研和生产要素;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机遇,为其建设提供科技优势、生产性专业服务和先进的基建管理经验。
受访人士是在日前举行的“香港发展:新动力、新前景研讨会”上作上述表述的。研讨会由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承办,内地与香港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和媒体代表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香港科研能力如何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合,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大破题思路。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梁琦表示,香港的几家顶尖大学中聚集了一批全球高端的科研人员。目前世界处在科技变革的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最需要香港强大的科研以及最自由经济体的优势,发挥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三位一体的功能,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港深莞广佛世界产业创新链。
谈及如何将香港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表示,今天全球的生产模式发生改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目前很关键的问题是,香港科研和生产转化力度比较薄弱。
叶嘉安建议,未来香港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目前香港的科研开支约占GDP的0.73%,相比之下,深圳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4.05%,香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如今“前店后厂”的模式不再奏效,可转成“前台后室”模式,香港把内地当前台,在那里开拓市??;香港作为后室,企业在此从事生产性服务业和成立科研中心。
香港是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服务业占GDP比重高达90%以上,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除了香港科研与内地产业优势互补,业界也建议,利用香港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共拓发展空间。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宏表示,香港中小企业居多,更多专注于单一领域或产业链中的单一环节,与内地企业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取长补短,完善产业价值链。此外,还可直接将香港优势产业的市场范围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有效延伸产业链。
香港的项目管理能力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尤其是航空货运和地铁公共基础设施有着极高的管理水平。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指出,香港可利用其先进的基建管理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他表示,香港聚集了一大批专业服务和国际人才,同时香港的经济和司法体系有别于内地,是跨国企业进入亚洲及内地市场的理想平台。(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香港 粤港澳大湾区 科创发展


科学家观察到迄今太阳系最遥远天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验收
俄土伊将推动叙宪法委员会明年初举行首次会议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