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大写“特”字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已成为势头强劲的产业风口,然而,部分地方仍存在不注重特色的问题。专家表示,建设特色小镇应该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历史人文积累和独特资源禀赋,进行顺应人口集聚和生产生活需要的良性开发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等276个镇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继去年公布第一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后,全国特色小镇成员再次扩容。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势头强劲的产业风口,为经济建设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不过,由于我国特色小镇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仍存在不注重特色的问题。
专家表示,培育特色小镇的内涵在于“特色”二字。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不能盲目拆老建新,或者盲目盖高楼大厦,而应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历史人文积累和独特资源禀赋,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不能盲目拆老街区
特色小镇的开发应尊重历史特性,继承有形的历史遗迹,以免沦为标准化的、缺乏特色的、少人性化的、单纯物质空间
“拆拆拆”,已成为不少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选项”。有些地方不尊重小镇现有格局,盲目拆老街区,使原有的老街失去了特色。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特色小镇建设要顺应地形地貌,保持现状肌理,延续传统风貌,严禁建设“大、洋、怪”的建筑。
“培育特色小镇的内涵要围绕‘特色’,如特色古镇文化、特色民间技艺、特色中医药等,绝非一个简单复制的造城运动?!苯煌ㄒ薪鹑谘芯恐行母呒堆芯吭毕牡に担刑厣≌虻墓婊徒ㄉ?,应该是顺应人口集聚和生产生活需要的良性开发过程。
夏丹表示,住建部特别强调要“尊重现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道”,既可以引导地方保留小镇本身的自然风光和传统风貌,不搞自作主张的破坏,也能更好地让一些特色小镇立足旅游资源或产业经济特色,不搞“无中生有”。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总规划师胡天新说,小镇的老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小镇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记忆、体验和研究价值。老街区也承载了小镇社区,是老居民情感的依附,是小镇的人文标识。如果老街区消失,即使原社区人口可回迁到新街区,这种经历过历史磨合的老社区也难以延续,邻里关系变淡,老街区所依附的社会归属感也不易找回。
“生活空间本来就该是连续的、有历史的、具丰富多样文化价值的,不应该被抽象的、不连续的、标准化的经济空间简单地抹平和取代。因而小镇的开发应该尊重历史特性,继承有形的历史遗迹,以免令小镇沦为标准化的、缺乏特色的、少人性化的、单纯物质空间?!焙煨滤?。
胡天新指出,老街区的?;び肟⒉⒎鞘嵌粤⒐叵?,二者更应该是相互调和、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对老街区不应该消极保护,而应重视和激发其根植性、亲和性、宜居性等方面的活力,并融入时代意义。
保持小镇宜居尺度
打造特色小镇应强调“小而美”,照搬大城市的高楼房、宽马路,不仅与原有生态不协调,还可能造成“千镇一面”
自去年首批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和相关政策发布以来,已有多家房企发布了小镇战略,陆续有万科、绿地、碧桂园、美好置业、南山控股等上市公司披露了涉足特色小镇建设的计划。
不过,也有一些地区存在借特色小镇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的现象,而且,在房地产开发中盲目追求建设高大楼房。
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通知中明确提出,要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建设小尺度开放式街坊住区。应以开放式街坊住区为主,尺度宜为50至100米,延续小镇居民原有的邻里关系,避免照搬城市居住小区模式。
通知还对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作了明确要求:新建住宅应为低层、多层,建筑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0米,单体建筑面宽不宜超过40米,避免建设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高层或大体量建筑。
夏丹表示,打造特色小镇强调“小而美”,产业有特色,环境宜居,并不一定要搞“高大上”和“高精尖”。照搬大城市高楼房、宽马路模式,不仅与原有生态不相协调,还可能造成“千镇一面”,丧失和破坏原汁原味的生态优势,同时也容易造成过度开发和超出需求吸纳水平的过剩问题。
胡天新指出,特色小镇与一般小镇不同,一般小镇的发展更多通过补足短板,为镇域和“三农”服务,特色小镇则要通过做强“长板”,为所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服务,为更宏观区域服务。这要求特色小镇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如亲近自然的生态条件、廉价的地租、乡土文化、与农业和乡村工业的易融合性、宜人的空间感受等,来培育和发展具有活力的、能根植化的、与农业和旅游休闲等相融合的产业。
“特色小镇如果像城市那样建设高密度楼房,即使建筑的内部成本效益合理,也不应该鼓励,因为很可能因此带来高昂的外部成本。”胡天新说,片面追求盖高楼,往往会带来建设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抹平与中心城市的建筑差别,破坏生态和乡土景观,破坏观感和低密度舒适性,也会增加基础设施和环境压力,弱化小镇的资源比较优势和小城镇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这些外部成本可能是渐现的和隐性的,不容易迅速发现和认识,而且多是由社会来承担,而不是由开发主体来承担。因此,有必要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建筑高度密度,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
?;び肟⒁胶?/p>
在有形文物方面,要注意开发主体不破坏、运营强度有节制,在无形的文化方面,应避免低俗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
上述通知还明确,要注重?;だ肺幕挪?,?;ば≌虼掣窬?、历史风貌,?;げ豢梢贫奈铮笆毙奚衫方ㄖ?。不要拆除老房子、砍伐老树以及破坏具有历史印记的地物。
同时,要?;び氪斜镜赜判愦澄幕?,培育独特文化标识和小镇精神,增加文化自信,避免崇洋媚外,严禁乱起洋名。
有观点认为,特色小镇建设有必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关系的平衡很难拿捏。一些地方把传统文化的打造低俗化,或者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过于商业化,导致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很难真正得到?;?。
“许多传统文化都经不起折腾。?;び肟⒌钠胶?,关键在于供给侧,即政策的制定方面?!毕牡に担谟行蔚奈奈锓矫?,一是开发主体不破坏,二是运营强度有节制,如修缮维护责任制、老街区改造申请授权、门票实名登记、游客行为纳入个人信用等。在无形的“非遗”方面,与时俱进将传统特色赋予时代精神及商业化运营都无可厚非,但低俗化和过度商业化则有违初衷。政策应注重对商业运营的监管,加强对主流文化精神的宣传引导,如严格控制商业场所数量、建立官方信息平台等。
胡天新表示,本地传统文化一旦沦为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主题商业和房地产业的服务工具时,传统文化很容易因迎合式营销、橱窗化展示和批量化生产,而被夸大、扭曲、篡改、移植、颠覆、抹平。所以在文化开发中,应明确主次关系,强调“为文化而商业开发”,而不是“为商业开发而文化”。
“完全排斥文化的商业开发是不明智的,一方面会加重文化事业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无助于维系本地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焙煨滤?,特色小镇的文化商业开发要适度而行,强调尊重本地文化特点,减少开发式破坏,保护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政府要筹集文化?;ぴに憔眩⒃谙钅可笈锌刮幕跋炱拦?。另外,要培养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文化?;ひ馐?,培育文化?;さ闹驹刚咦橹?。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小镇 特色 文化 开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