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别了,波士顿!你好,科学岛!——8名哈佛博士后归国创业的故事
“很多人科研成果比在哈佛还大”
刚来岛上,科研大楼还没完全建好,为了不耽误科研工作,哈佛博士后们的实验室被安排在了树林里的一栋“小红楼”里。
“小红楼”外墙已斑驳,窗户栏杆上锈迹分外显眼。
“夏天,屋里有蜈蚣,有文具尺子那么长,很多工作人员都被蜈蚣咬过,一咬就肿起个大包,剧痛。”刘青松笑说,刚回来看到这个40年前的老房子,说实话,没有心理准备。
硬件条件的简陋是暂时的,哈佛博士后们的奋斗热情并没有因此衰减,他们把诺贝尔奖得主的照片贴在墙上,在实验室墙上用毛笔写下了座右铭:尊重科学,追求效率,关爱生命,敬畏制度。
“我们做的课题特别热、特别火,慢一步创新度就没了?!北显食渴峭蹩》逶诘荷洗牡谝晃徊┦可?。他回忆,每次发表论文前评审意见一回来,平日里温和儒雅的王老师会变得非常紧迫,“科学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催着抓紧做实验、抓紧改、抓紧发表。
刘青松也一样。人们总看他一晚一晚地熬夜,一包一包地抽烟。
刘青松与妻子刘静、以及王文超、任涛等组建了肿瘤药物研究团队,花了近5年时间,在强磁场科学中心建起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并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平台建立起了完备的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研究体系。
在匡光力看来,科学岛上有很好的团结合作氛围,不同门类、不同背景人才可以交叉创新。比如岛上的青年学者陆轻铀的研究手段就对张欣对稳态磁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很有帮助。
随着实验室搬进了新建成的实验大楼,随着500兆赫、600兆赫、850兆赫(这是当时全国最高场强的核磁设备)核磁设备陆续进场,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硬件设施迅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这么好的仪器,没有道理做不出东西来?!闭拍扑担贤饪戳宋颐钦舛氖笛樘跫?,都羡慕得流口水。
“短短几年,这个团队已经做出非常漂亮的工作,干劲特别大。每年几十篇好文章,在国际领域初步显出影响力,很多人的科研成果比在哈佛还大,发展更快?!笨锕饬λ怠?/p>
在8个博士后中,剃着光头的王文超一眼看去最不像搞科研的。他穿一件绿色T恤,袖口翻扯到肩头,下边是短裤拖鞋,蓄着胡子,说是在为做成一项很难的实验明志。
王文超的电脑桌面格外引人注意:那是一张表格的缩略图,其中展示的是癌症基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中外数量对比。尽管他们团队已经做到了全球数量最多,但眼睛时刻紧盯着全球的竞争对手。
越出国越爱国,真正的自信应有免疫力
这些年,不断有人问:科学岛究竟为什么能吸引这些哈佛博士后?
在王俊峰看来,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真诚奋进的团队,好的前景与好的平台。大部分科研人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他们考虑的无非就是可以好好做科研,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后顾之忧无非是家的安顿,这些都解决了,十有八九都愿意回国。
“刚出国时觉得国外的条件确实好,如果把国外实验室比作高级轿车劳斯莱斯的配置,那国内实验室当时还是一般电动车的水平。”张钠给记者打起了比方,“现在如果说国外是奔驰,国内就是法拉利,都是一流好车?!?/p>
2008年,匡光力和同事为科学岛争取强磁场这个项目,曾给国家立过“军令状”:要把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做成世界一流的装置,建起世界一流的队伍,要让这支队伍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
“10多年来,中国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在研发硬件水平上已经与国外没有太大差距?!比翁魏土蹙蔡傅?,近来美国削减了公共科研经费,科研人员申请经费越来越难,而中国仍在上升期。他们说,越和国外比较越自信,对中国科研的未来充满信心。
“真正的自信应该有免疫力?!蓖蹩》逅担鞘窃匠龉桨?,都在发达国家生活了10多年,但对祖国仍满怀自信。这充分说明自信是在比较中成长起来的,不要怕正视不足,只有认识到不足时仍然充满信心,才是真自信。
“回国可能会后悔,不回一定会后悔。这些留学人才考虑回国时,最怕单位领导不守信用,说的时候天花乱坠,过后不兑现;怕在授权范围内的自主权不被尊重;怕单位科研条件跟不上,孤掌难鸣;他们在意自己家人的工作住房和孩子的教育……”匡光力说,把这些后顾之忧都解决好,自然能让人才安心归来。
“说实话,我们回国做新药创制研究,其实发不了多少高水平论文。”刘青松说,我们现在在做中国人的药物敏感性与基因组关联性图谱,通过与创新靶向药物研发相结合,有可能把癌症变成通过吃药控制病情的慢性病,这能解决中国人医疗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在了中国大地上,而这是在国外无法做到的。
如今,8位归国的哈佛博士后有了新目标;他们希望利用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做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希望研发出抗肿瘤新药和临床精准用药的新方法,希望培养出更多好学生。
科学岛上很宁静,不过最近涌来的媒体记者,让这些哈佛博士后们多少有点不适应,他们私下里告诉工作人员:“不想被拔高,我们只是众多归国留学生中的普通人?!?/p>
海纳百川,潮去潮来。今天,千千万万的留学生正与科学岛8位哈佛博士后有着同样的选择。
在剑桥、在得克萨斯、在马格德堡、在普林斯顿……他们,正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穿越万水千山归来,与国内的科研人才紧密交融,为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出不可遏制的磅礴力量。(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8名哈佛博士后 归国创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