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小绣针织就致富新生活
新疆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脱贫记
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为了?;ず痛蟹俏镏饰幕挪嫦蚋鞲咝Q芯吭核⒉剂恕豆赜谑凳┲泄俏镏饰幕挪腥巳貉行扪邢芭嘌导苹耐ㄖ?。新疆大学作为新疆地区承担培训任务的三所高校之一,从2016年底开始尝试毡绣培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学员通过学习毡绣,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实现了脱贫致富。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能帮助边疆群众脱贫,新疆大学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组开始尝试把培训项目和脱贫目标相结合,并继续选择新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刺绣技艺作为培训重点,从今年3月起,陆续举办了5期培训班,招收的学员遍布新疆南北疆各乡镇。
不久前,项目组对其中的一部分学员进行了回访调查,听他们讲述了学习期间的感受、体会,以及回乡后利用学到的刺绣技术创业脱贫的故事?!嗾?/p>
新疆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是为贯彻落实文化部、教育部培训计划,帮助受训人员通过学习实用技术实现脱贫的项目。在举办了2期蒙古族刺绣、3期维吾尔族刺绣培训班后,已培训学员290名。当初之所以选择刺绣技艺作为培训内容,是因为刺绣起点低,只要拿得起针,有耐心,经过一个月的初步培训,学员们都能掌握基本的刺绣技艺,完成绣品的绣制,达到培训目标。其次,项目组招收的培训学员多为农村妇女,她们绝大多数为文化水平低、无致富门路、家务负担重的家庭妇女,属于贫困程度高且极难致富的人群。此外,新疆不同民族的刺绣产品因由不同的文化元素符号构成,故地域辨识度较高,易于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文化衍生产品,便于后期的农村合作社与乡镇产业孵化的运作。
不久前,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我们将第一期维吾尔族刺绣培训班和第二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的优秀学员再次聚到了一起,组成了回访提高班。他们将通过20天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刺绣和创意能力。在此期间,我们和学员们进行了座谈,了解到习得技艺的学员们几乎都有了近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他们有的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有的计划办合作社,致富脱贫之路已初现曙光。
进培训班学手艺、转观念
5期培训班的290名学员,除5名男性学员外,其余的都是女性学员。刚开始学习时,确实有些学员有打退堂鼓的心思,她们惦记着家里生病的老人、幼小的孩子、田里的庄稼、新产的羔羊,她们担心,离开了她们家里肯定会乱成了一锅粥。但如今再问这些学员,她们一致表示:培训时的确很想家,但是学到这么多东西,交了那么多的朋友,是来之前没有想到的。因此,只要有机会学习,放下娃娃也要来。
新疆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夏库尔村的村民代表说: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绣得更好,我们一定要来提高学习班。有年轻的学员甚至表示,在跟姐妹们的交流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生育、养育观念。以前想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孩子,现在有了刺绣技术、挣到了钱,一下想通了:一定要把刺绣技术学好、学扎实,这样才能多挣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养。
其实,传统刺绣技艺对于培训班的学员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有的学员从小就跟着奶奶、妈妈学习刺绣,可以说,小小绣针陪着她们长大;有的学员喜欢用刺绣打发空闲时间;有的学员会把自己的绣品当成礼物送给亲戚朋友。在没有接触培训课程时,学员们对绣品好坏的辨识只有一些模糊的标准,至于该如何锁边,如何拐弯,如何配色、如何接线、如何保证图案的平整则很少考虑,绣好的成品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换钱,可以致富。现在,通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学员们了解了新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概况,知道了国家文化部、教育部与自治区文化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政策,更懂得了刺绣产品创意衍生开发的重要性,懂得了只有拿出好的绣品,才能得到致富的金钥匙。
如今,一技在手的学员们已经开始憧憬自己的刺绣技艺能变成精美的刺绣产品、旅游用品、文化用品,能换取更多的酬劳。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打好致富的基石,用漂亮的手艺包装自己,为合作社的创业积累自信。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学员 刺绣 合作社 新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