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探视“学生餐成腐败温床”的秘密
8月13日,湖北省纪委监察厅通报恩施州5起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其中,鹤峰县三小学套取国家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或学生免费午餐项目资金,县教育局原纪检组长被处分。(8月14日《楚天都市报》)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一政策惠及了农村的中小学生,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普遍欢迎。然而,再好的政策,都会遇到执行问题,为数不多的营养餐费却成为了贪腐的温床,其背后的“潜规则”,值得深思。
很多人说,之所以一些校领导们会觊觎学生营养午餐的资金,就在于监管不到位。其实,职能部门的监管措施已经很严密,从资金拨付,到支出,自有一套流程,但是,仍然出现这些问题,就在于对于很多校领导而言,在学??梢浴耙皇终谔臁?。不只是营养午餐,很多学校广受诟病的,便是食堂饭菜的又贵又难吃,很多老师及学生吐槽,食堂养活了一大帮“蛀虫”。可见,对学校而言,后勤服务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块“肥肉”,而营养午餐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湖北恩施的通报也佐证了这一点,从2012年至2014年,鹤峰县走马镇民族中心学校、燕子乡中心学校、走马镇中心小学分别套取国家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和免费午餐项目资金。而这些乡村学校肆无忌惮地从学生饭盒里掏食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公开的后勤运作方式。
正是不公开的后勤运作,让普通教师和学生,这一天然的监督者无法行使监督的权利,对待这种从学生餐费中抠食的行为,很多人敢怒不敢言,最终导致学生的饭盒成为了某些人致富的手段。
监督管理再到位,也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攻守同盟;再有良心的人民教师,在愈加物化的社会中,也难保不会对能够轻易得手的资金心存念想。只有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才能够将滋生腐败温床中的病菌一一消灭。只有减少学校管理层对后勤保障一手遮天的话语权,压缩暗箱操作的空间,才能够让学生餐回归保障的本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生 营养 资金 学校 秘密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美前副总统赞许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努力
新一轮也门和谈就多项议题达成一致
老楼房装上新电梯
松花江上采冰忙
2018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像实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