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莫迪对华强硬的底气何来?看完这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原标题:莫迪对华强硬的底气何来?计算完这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建议莫迪好好算算中国的数据!
6月中旬,中方在洞朗地区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印度外交部声称,中方近期的修路行动给印度“带来严重安全风险”。洞朗地区是中国领土,中方在自己领土上进行正常的修路活动,这是中国的主权行为,完全正当合法。

外交部发布的印军入侵图片
7月2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曼谷就中印对峙事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方应“老老实实地退出去”。该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印度对华强硬外交政策民意基础的关注。将2017年7月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报告《美国仍旧是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与2016年9月发布的民调报告《印度与莫迪:仍旧处在蜜月之中》结合分析,足以比较完整地反映出近两年印度民意对华态度的变化状况。
印度对华友好的民意基础在削弱
整体而言,近三年来,印度社会对华的好感度在不停地下降。皮尤的数据显示,2014年时印度对华持正面积极认知的占调查人数的35%。2016年9月的民意调查则显示,只有31%受访者对中国有好感,36%的对中国没有好感,33%的对中国没有任何看法。2017年7月发布的调查则显示,只有26%的受访者对华持正面积极认知,41%对中国持负面消极认知,足见近三年来印度民意对华好感度整体下滑的趋势。
与之可作对比的是,巴基斯坦仍旧是印度人最没有好感的国家。最新的调查显示,73%受访者对巴基斯坦没有好感。另一个趋向则是美国在印度似乎越来越受好评,56%的受访者对美国怀有好感,只有13%没有好感。这事实上反映出印度整个社会越来越西化的趋向。
受教育程度与对华认知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整体而言,印度的精英阶层更“反华”,而普通民众对华则更普遍地选择“无所谓”。

7月底到北京参会的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就曾主张“提高印度的导弹技术以瞄准中国的经济设施”
皮尤的调查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印度人中,41%对中国没有看法;大学文化及以上的印度人中,仅有8%没有看法。与此同时,问及中国相比于印度的竞争优势,在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印度人中,有61%受访者非常担心中国的竞争优势;而在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中,仅有38%担心中国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国是否构成对印度威胁”的问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印度人中只有2%没有作出回应,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却有28%不作回应。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莫迪 对华强硬 底气何来


美国举行退伍军人日纪念活动
波兰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独立100周年
英国纪念一战结束百年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