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机遇与挑战:“智能代工”现象观察
链接:美国“智能代工”繁荣背后
伴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工识别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感器的普及,智能机器正在迅速崛起,未来科技正如高速列车般向我们疾驰而来,并将以难以察觉的速度,给我们带来未知的挑战。在“智能代工”如此蓬勃发展的今天,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美国,又是怎样一番情景?
智能时代,机器地位将更稳固
19世纪初期,70%的美国劳工仍在农田中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生产逐渐转向新的制造过程,机器开始大规模取代人力、畜力,大规模工厂生产开始取代个体手工生产。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使得仅有1%的人在从事这些工作,其余绝大部分工作已被机器取代。
而在人类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机器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在农业劳作中,机器化将继续发展。
在工业生产中,据相关机构估计,目前美国有150万到175万台工业机器人,到2025年,这个数量可能会增加到400万至600万台。比如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正在用这些不知疲倦的家伙重复枯燥地举起或沉重或微小的货物,对其检索、分类,然后装上卡车装配货物,并正在尝试用无人机为用户配送。
在医学领域,医生的手术正在变得机械化,药房只需机器人就可以配药,连疾病咨询智能机器人也可以做。
在服务领域,将出现机器人清洁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
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家Daron Acemoglu和Pascual Restrepo今年3月发表的报告称,自1990年以来,机器人已经让美国失去了36万至67万个就业机会。Daron Acemoglu估计,2015年至2025年间,工业机器人将导致就业人口比例下降0.94至1.76个百分点,工资增长率下降1.3%至2.6%。
几乎可以肯定,本世纪末,或者就在几十年后,我们所熟悉的职业中,从体力工作到脑力劳动,70%的工作同样被机器、或者说新一轮自动化技术取代。
应对失业,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回顾历史,审视人类命运,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类文明都始终在探索和创新?!比蚨ゼ馊斯ぶ悄芸蒲Ъ依罘煞伤?“可以想象,几十年后,收入最高的职业必然会依赖于那些目前尚未被发明的机械与技术。我们之所以还无法想象这些职业的存在,是因为机器人能创造出我们今天还无法想象的未来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会带来巨大的繁荣,同时也会带来持久的社会影响。
Daron Acemoglu指出,尖端技术工作的发展会比40年前更为快速,蓝领职业会迅速萎缩。他说,在1760年至1850年间,得益于工会和高中教育的普及发展,当时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益处才抵达低端蓝领阶层。因此,对于那些被机器、自动化或其他科技“夺走”工作的劳动力来说,为他们提供新兴教育和培训,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尤为重要,这将减少和缩短技术发展对社会带来的阵痛。
而与此前大规模技术革命不同的是,此轮智能革命,不仅蓝领工作者会受到机器人的“伤害”,白领也同样会遭到威胁。
AlphaGo之父戴密斯·哈萨比斯说:“目前就应着手思考如何改善教育质量、提升就业能力,考虑如何重新分配被替代的工人。就个人而言,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许每5年就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道路?!彼衔?虽然不必担忧人工智能对社会造成威胁,但面对未来的挑战,从政府、社会到个人,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拥抱转型。(驻洛杉矶记者 郭爽)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机器人 智能代工 人类 机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