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国展示给世界的新“名片”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特稿: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中国展示给世界的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
中国的库布奇,一个曾经的“死亡之?!鄙衬?如今已经变成植被覆盖率超过50%的“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为这个治沙模式“点赞”。
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占比50%,可再生能源增长量占世界总增量的40%以上,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国际社会都看到,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擎”。
东非的肯尼亚,由中国公司承建的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已通车。这条铁路不仅速度快,还专设14处动物通道,其中6处为大型通道,净高6.5米以上,让大象和长颈鹿等非洲草原的大型动物可以“不低头通过”。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こ晌泄故靖澜绲囊徽判隆懊薄V泄宰约旱睦砟詈托卸剿餍碌姆⒄鼓J?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ぁ翱匾惶醯缆贰?/p>
荒漠变绿洲的库布其,是中国近年来持续造林固碳、恢复生态努力的一个缩影。国际科学界注意到,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促使全球植被覆盖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6年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植树造林行动卓有成效。该研究负责人安德烈斯·维纳说,中国的植树造林计划非常有效地配合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行动方案,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植树造林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果“让人印象深刻”。
同年6月,由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蒲Ъ胰衔?中国的生态?;ふ咭讶〉妹飨猿尚?对其他国家有借鉴意义。领导这一研究的斯坦福大学环境科学教授格蕾琴·戴利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正在开拓一条道路?!?/p>
这条道路就是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国际能源巨头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说,3年前全球碳排放每年增长2.5%,而近3年碳排放几乎没有增长,这意味着我们离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目标更近了,中国在这一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已经启动,中国团队已与27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帮助这些国家提高适应和减缓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
清洁能源转型“全球领跑”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造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源头。如今,从电动车到智能电网,从先进核电技术到煤炭清洁化利用,中国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带动了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经过持续多年的科技创新,中国的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已经居世界前列。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16年贡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40%,超过经合组织的总增量,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5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只有1万辆,如今可达50余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领跑者。”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丹·阿明说。
与此同时,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所长蒂姆·巴克利说:“清洁能源市场正在繁荣发展。在夺取这一市场更大份额的比赛中,美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p>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能源专家乌尔夫·莫斯勒纳也认为,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能源的世界领头羊”,与美国和德国相比,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明显优势。
“绿色丝路”从畅想变为现实
安全、舒适、美丽,是肯尼亚民众对蒙内铁路的印象。蒙内铁路不仅是一条节能、高效、低污染的交通大动脉,考虑到东非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铁路在设计和修建过程中也格外注重与动物和谐共存。
肯尼亚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玛格丽特·瓦基玛说,监测显示大象可以非常轻松地沿着铁路行走,甚至在大桥下休息,“从大象的行为来看,铁路对它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对此称赞道:中国企业已证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做到环保。
不光是蒙内铁路,中国邻国塔吉克斯坦的瓦亚铁路沿线,只要跟随“一抹绿色”,就能识别出哪些路段是中方负责的。
瓦亚铁路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方在塔吉克斯坦的首个铁路项目。由于塔吉克斯坦地处帕米尔高原,植被以草本为主,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中方建设者进场后就提出质量与环保并重的要求,对铁路沿线的自然边坡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对隧道排水也采用以排水导管暗排的方式,以减少对地面的冲刷。
因为坚持环保理念,中方负责路段的环境绿化和水土保持明显好于其他路段。
随着更多“一带一路”项目落实,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一带一路”合作,分享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ぁ⑽廴痉乐?、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最新理念、技术和实践。
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每个人都按美国的生活标准享受,人类需要4.5个地球。13亿中国人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入手,走一条绿色发展的“中国之路”,是对新型现代化路径的有益探索,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执笔记者:冯玉婧;参与记者:林小春、马丹、王小鹏、潘思危、高熹、周良)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全球 铁路 世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