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新华社记者白阳
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公民权利保障体系愈加完善,公平正义的阳光正照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民安心,织就公平正义的法治体系
从刑法修正案(九)从严惩处买卖人口犯罪,到“作弊入刑”保障考试公平,愈加完善的法治,让守法者更安心,让对违法者的惩处更有力。
“不管多晚,我们镇的居民出门走亲戚都不锁门,因为夜里有治安民警来村里巡逻?!彼灯稹安还孛判≌颉钡某坪牛诟=ㄊ×沂泄盘镎蚩踊跗痰幕平跷氖肿院?。
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平安中国的蓝图正逐步拓展。
2015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两年多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42.7%,人民安全感连年保持在90%以上。
群众关注什么问题,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校园暴力、突出难点问题,政法部门密集出台措施,集中清理整治。
2016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共同出台进一步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通告、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徐玉玉案”等62起重大典型案件被挂牌督办、7个重点地区被督导打击治理。今年5月,最高法、最高检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做出了系统性规定。
同样是2016年,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今年4月,国办再次发布意见要求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988人,其中,403名教唆、组织、胁迫、引诱未成年学生实施违法犯罪的有关成年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与民方便,让司法过程公开透明
越是群众身边事,越能于细节处体现公平正义。
2016年5月12日,天津市民陶桂春通过自学直考,成为天津市通过该方式取得驾照的第一人?!白匝е笨颊咛乇鹗屎衔艺庵置挥惺奔涞郊菪A烦档娜?。”如愿拿到驾驶证的陶桂春一脸兴奋。
排队长、学车难、约考难……昔日驾考模式的诸多不足,随着自主约考、自学直考的渐次铺开正逐渐成为历史。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不止于驾考改革。
打开手机“百度地图”,点击“百度检察地图”中的“检察官徽章”标志,全国四级检察机关3000多个检察院的精准定位、职能介绍、联系电话、举报电话便尽数显示出来。这是今年3月,最高检联合百度地图推出的一个检务公开新平台。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一批简政便民措施相继出台,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如今,全国法院系统“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超过2000家法院运行诉讼服务网,实现大厅、网络、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全国检察机关基本建成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让相隔千里的“面对面”接访成为现实;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群众通过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可办理驾考预约、机动车年检、驾驶证审验等百余项业务。
“互联网+”的东风把执法“晒”在了阳光下,用群众监督倒逼公平公正。目前,公安部门在25省区市建立运行了统一的执法公开平台,网上轻轻一点就能获知案件处理流程;最高法所有公开开庭案件都通过网络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超过60万次;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网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549万余条、法律文书201万余份……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全面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机制,让群众不再为办身份证来回奔波;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清退脱钩;推进“奇葩证明”整治,派出所停止开具亲属关系证明等18类证明;进一步优化户籍管理,去年140余万无户口人员登记上了户口……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政法部门大力推进“放管服”,让工作制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以民为本,让制度成为公平正义的坚强依靠
今年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分局近80名一线民警,在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关于执法纠纷的庭审。这堂特殊的执法规范“培训课”,是近年来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要让民众从每一起司法实践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查验身份证应明确查验范围,随身携带警察证;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执法,但拍摄者要与现场保持3米以上安全距离……深化公安改革以来,公安部已对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及近500项裁量基准作出修订,形成了公安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
法治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每一次执法行为中,也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中。十八大以来,政法机关加大力度建章立制,一边大刀阔斧改革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一边补齐目前存在的制度短板,让法治成为公平正义的坚实依靠。
长期以来,“执行难”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诚信。近年来,最高法与公安、金融等部门合作,通过健全联合信用惩戒体系、出台网络司法拍卖等涉执行司法解释和规范文件等综合措施,让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据统计,2016年全国各级法院采取限制消费等信用惩戒措施834.6万人次,70.7万名“老赖”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了义务,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超过1万亿元。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迅速,全国已有2000多个看守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74个“无律师县”问题全部解决,“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在一些地方初步形成。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检在13个省区市开展公益诉讼试点。截至今年6月,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053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对生产生活影响严重的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今年7月1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进入法律,探索出了司法?;す娴囊惶踔泄缆?。
人民司法为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各政法部门从人民最关切的问题出发,坚定不移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让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中国的新活力,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编辑:曾珂
关键词:司法为民 公平正义


智慧电网 点亮天津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
土耳其一教练机失事两人遇难
北约称俄导弹试射不会改变其军演计划
黔张常铁路长湾澧水大桥成功合龙
空军航空兵某团组织跨昼夜飞行训练
阿尔及利亚总理向中国作家莫言颁发“国家杰出奖”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