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农民工高温猝死城中村:散工不稳定 多用不起空调
出租房靠吊扇降暑,室内36℃
7月25日上午10时许,杜城村室外温度直逼40℃,路面滚烫,即便隔着鞋底也能感受到炙热。
陕西当地媒体华商报此前报道,7月20日至23日,西安三名外来务工者因高温疑患热射病死亡,其中两名租住在杜城村;另据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7月25日报道,西安交大一附院24日晚接诊7例热射病患者,3人不幸死亡。患者多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
杜城村紧靠西安市南三环,村里低矮的房屋与四周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是西安市其中一处较大的临工聚集地,据来村已5年的李坤朋估计,天气凉快时,租住在村里的临工超过2000人。
进入7月,有人耐不住高温回了老家,但也有上千人留下。每天早上5时过后,工友们陆续往杜城村北门牌楼处聚集,站在路边等工地工头来招工。
澎湃新闻记者遇见李坤朋和汪红娃时,是25日中午12时许,他们刚从工地架设线缆回来。汪红娃感觉头有些发晕,吃不进饭,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流个不停。
李坤朋运气好,当天遇到好雇主,不仅只需要干半天活,老板还给了好几盒防暑的藿香正气液。他带着汪红娃到自己出租屋去拿药,他俩是同乡,来自陕西蓝田县玉山镇,一起出来打工已有十多年。
西安近年发展迅速,一个个城中村盖起了高楼大厦,来自四面八方农村务工人员只能从拆掉的城中村搬往另一个没拆的城中村。李坤朋告诉澎湃新闻,十几年来,木塔寨拆了,他们就搬到高家堡;高家堡拆了,他们又搬到杜城村,在这一住就是5年。
李坤朋一家6口人租住在6层建筑的四楼,2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铺着两张床,仅靠两台吊扇降暑。澎湃新闻记者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显示,25日中午,出租屋内温度约为36℃,而室外温度已超40℃。

7月25日下午,在汪红娃出租房楼顶,温度计显示温度已超40℃。
李坤朋从挂在墙壁上的袋子里拿了两盒藿香正气水,递给汪红娃,又剪开一瓶递过去,“赶紧喝了”。接着往汪红娃的水瓶里加了一小撮食盐,叮嘱要多喝淡盐水防暑。
二人就坐在床边,聊着明天又得去街边找活干。“像我们这样的临工,干完今天就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活干,有时候一闲就是4-5天”。
编辑:梁霄
关键词:农民工 高温 散工 空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