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制造业: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跃升
中国经济网7月21日讯(记者 黄鑫) 在日前发布的全球各大品牌榜单中,都能见到华为的身影,这家制造企业的品牌价值正在加速增长。而这背后正是中国制造业品牌发展的路径,让创新驱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跃升。
“制造业品牌建设现状是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缩影。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我国制造业步入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重要阶段,制造业品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多品牌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惫ば挪靠萍妓舅境こ乱蚪邮堋毒萌毡ā芳钦卟煞檬彼?。
自主品牌占据市场主导
作为中国腕表领军品牌之一,依波表首开钟表行业艺术跨界营销之先河,先后与民族音乐团体女子十二乐坊、歌唱艺术家魏松、“零点乐队”等共同开启“依波艺术时光”的跨界之旅,为品牌注入新活力。依波表相关负责人表示,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依波表必须紧贴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赢得竞争优势,并为中国品牌增光添彩。
“从国内来看,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据陈因介绍,在消费品领域,家用电器、服装家纺等产业自主品牌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丝绸、陶瓷、白酒等民族文化特色显著的产业更是占有绝对市场优势,在手机、汽车、日化等国外品牌影响较大的产业,自主品牌的竞争力也在快速提升。在工业品领域,主要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精细化工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从国际来看,我国多年位居世界货物贸易大国前列,体现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高铁、船舶、大型发电设备等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品牌的名片,华为、海尔、联想等一批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世界级品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实现从贴牌到创建自主品牌的转变。
据工信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介绍,我国品牌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市场占有率、工业增加值率等方面普遍取得积极进步。目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倡导下,全国已经有近万家企业开展品牌培育试点,涌现出251家示范企业。根据对示范企业的调查,企业主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平均从17.8%提高到31.4%,工业增加值率从21.8%提高到26.2%,企业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重点消费品的定制化、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显著提升,定制化服装消费增速超过30%,消费品安全技术指标90%以上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保持一致。
构建中国制造新优势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16年的报告中,中国工业竞争力仅排名第5位;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以36席位居第5,其中只有9个是工业品牌。两个“第五位”说明同一个道理,中国制造“从大到强”依然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创建以质量品牌为标志的竞争新优势。
陈因坦言,注册商标是品牌的重要表征,我国的商标申请量、累计注册量都居世界第一,但是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自主品牌还不多,世界级品牌还太少,不仅与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而且成为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从美国、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发展实践来看,构建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是这些国家迈向制造强国的共同特征。
“我国制造业品牌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客观现象。”陈因进一步分析说,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反映到品牌上,就是自主品牌产品的质量水平没有跟上消费需求变化。其次,部分企业和产品在质量信誉、产品安全、实物质量等方面存在差距甚至问题频出,拉低了自主品牌的生态竞争力,导致很多好企业、好产品的品牌难以脱颖而出。最后,一些企业的品牌培育能力还不够强,还没有真正实现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的转变。很多企业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兵,对品牌的理解以及品牌成长的规律理解不深。
周宏宁强调,质量品牌提升的主体是企业,品牌培育是科学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从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全过程创造价值、挖掘价值、传递价值,进而高效率地提高顾客感知价值。企业是培育品牌的主体,增强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凝练中国品牌核心价值
今年5月10日被确定为我国首个“中国品牌日”,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陈因强调,要以“中国品牌日”为契机,完善政策体系,凝练中国品牌的核心价值,提升中国品牌美誉度,提振对自主品牌的消费信心,增强自主品牌竞争力。
“中国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将为制造业品牌发展营建起高水平、高起点的平台?!背乱虮硎?品牌建设是系统性工程,需要营造法治环境、诚信环境、舆论环境,需要遵循品牌培育成长规律,需要社会各界合力作用,共同破解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共同营造质量品牌提升的良好生态。
一方面,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落实质量为先,加快构建以创新、智能、绿色和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把握“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机,为制造业品牌走上定位差异化、结构优化、价值强化的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品牌培育。周宏宁表示,要把品牌建设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以提高企业品牌培育能力为着力点,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专业人才培养、中国工业品牌之旅等系列活动。
“要把握品牌建设的五个关键环节?!背乱蛑赋?坚持以诚信为基础,营造珍视品牌信誉的社会氛围和企业文化;坚持以创新为核心,以差异化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的产品承载品牌价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和顾客的认可程度作为评判品牌优劣的标尺;坚持以政策为支撑,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优化市场环境。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品牌 中国 制造业 企业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