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吉祥的“如意”
“如意”,古称“握君”“执友”或“谈柄”,多呈北斗七星状。如意的起源与汉族民间一种挠痒痒用的器物有关联?!兑粢逯腹椤吩疲骸啊胖φ纫??!蚬恰⒔?、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焙捍背鱿至艘怨恰⑹藿?、玉、石、竹、珊瑚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意,柄端多为手指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

清代玉福寿纹如意 国家博物馆藏
我国古代有“搔杖”,有记事于上的“笏”,也有人认为,如意得兼两者之长演变而来。再后来,如意一方面保留其实用功能而在民间流传,另一方面又强调其吉祥含义,演化为纯粹的陈设珍玩品,在明清时期最为兴盛,成为宫廷的首要贡品。如意不仅材质多样,装饰也异彩纷呈,如意柄头多雕有龙纹,或在玉如意上镶嵌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桃果、灵芝、蝙蝠等,深为古今藏家喜爱。如意柄用竹、骨、铜、玉等制作。
自唐代开始,如意真正成为一种艺术品,有手形、卷云形、灵芝形、“心”形及团花形等多种造型,用材和制作都极为讲究,华贵显现出仙气与祥和的神韵。其中,玉如意始于魏晋,将玉的坚润不渝美德和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吉祥文化器物。
彼时,玉如意作为帝王及达官贵人手持把玩之物,除用其挠痒外,还用其决策军政大事等。如南北朝名将韦睿在钟离之役中手执“如意”指挥千军万马。魏晋时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被赋予“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又因“君子比德于玉”之美誉,颇受文人雅士喜爱,有“腕动苕花玉,衫随如意风”的诗句为证。
宋朝时,制作如意的工艺越加复杂,用材偏向贵重,如意头上雕刻的祥瑞图案大都是借“如意”二字顺意发挥而成,如有的如意头雕刻成两个柿子形状,取“柿”“事”同音,寓意“事事如意”;有的如意头雕刻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飞翔,取“蝠”“?!蓖簦⒁狻拔甯E跏佟?。
明代如意多在皇室重要的礼仪及仪式上使用。在古代有五行、五方、五色的哲学辩证关系,五行“木”在五方中是“东”方,五色中的青色是代表一种重要礼仪特定的使用色调,青玉如意也被视为供奉春天东方的吉祥之物,比如著名的青玉螭龙如意就是明代宫廷中用于祭祀的重器。
清代如意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而成为象征吉祥的陈设品,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
自康熙年间开始,宝座旁和寝殿中均摆有如意。凡值重大活动,都少不了如意的身影,以取兆吉祥,故而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
在清宫如意收藏中,一个大类即为工艺独特的木柄三镶玉如意。这种如意的木柄质地分紫檀、花梨、黄杨、黄檀及檀香木等十余种,有的雕刻有吉祥图案,有的镶嵌金银丝花纹,也有素面无纹饰的,如意的首、身、尾分别嵌饰玉雕,为皇家精品中的珍品。
时移世易,每一柄精美的如意都曾铭刻着历史痕迹和美好祈愿,流传至今,寓意世世安稳、事事如意。
编辑:杨岚
关键词:吉祥的“如意” 如意 器物收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