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张忠培:把毕生的爱给了考古事业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培,于2017年7月5日9时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张忠培 摄于二〇一四年六月 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张忠培,1934年生于湖南省,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从苏秉琦、林耀华。1961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大学任教,后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自1958年开始先后参与主持了十余处重要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和成百处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在此基础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和专著。在重大的文物?;の侍馍?他总是旗帜鲜明,秉公直言,同时又以深厚的学术根基,深入浅出地辨析论证,提出为文物保护赢得长远效益的实施方案。
张忠培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考古事业,对考古学科和文化遗产?;な乱底鞒隽俗恐墓毕?。对于他的逝世,文博界哀叹不已。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军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去张忠培家中汇报工作,张忠培拿着《光明日报》头版刊登的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的报道,激动地说:“故宫文物能为增进中国文化认同,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这样的贡献,多么鼓舞人心?!蓖蹙?自己是去向张忠培汇报《元君庙考古始末》书稿整理之事的。此书稿极珍贵,张忠培三易其稿,是他最重要的学术经历??伤唇耸缕部?指着那份《光明日报》说:“元君庙的事情不重要,《光明日报》报道的故宫能够作出这样的贡献才是最重要之事?!?/p>
老院长离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心情沉重。他说:“张忠培在任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锐意改革,积极创新,明确了故宫博物院的发展方向,狠抓文物?;すぷ?制定了故宫完整?;ぴ?他狠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故宫博物院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他注重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强调科学规划,始终秉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出许多新理念和新做法,推动了故宫博物院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为中国博物馆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p>
王炜林,也是张忠培的学生,在当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之前任陕西考古研究院院长8年。因有师生情谊在,陕西有什么重要发现,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向张忠培汇报。今天,闻悉噩耗,他一时难以接受。他说:“今年评十大考古新发现时,先生提议要和我们挨个合影,照片中的他,笑得如此慈祥,将一种特殊的爱定格到了永远……先生的考古事业是从陕西开始的,作为一名陕西的普通考古工作者,能追随他的足迹,感到非常荣幸。从元君庙、泉护村考古到渭河流域第一个编年序列的建立,从河套项目实施到石峁发现的定位,就连我曾经怀疑他的庙底沟文化中心在渭河流域的结论也被后来的杨官寨考古发现所证实……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光明日报北京7月5日电)
■记者手记
忆张忠培
20年前,刚刚工作的我,要写一篇关于文物?;さ母寮?找到了张先生的办公电话?!澳?我找张忠培院长?!钡缁澳峭?口音很重,却也基本能听懂,“我就是。你是谁?”听完采访意图,张先生很直白地说,关于这一点我最想说的是法人违法,“可是你们又不敢写?!背醭雒┞奈?脱口而出:“您敢说,我就敢写!”
此后多年,我与张先生只是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他对我的认识就只停留在这是光明日报负责文物报道的记者,直到2012年初夏的一天。那天他偶然得知,我读完了他写的《中国远古时代》,而且做了厚厚的学习笔记。他把我叫到身边,说:“没想到,你一个记者也会读这种专业书。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到家里来问我。”从那以后,我与张先生成了朋友。
今天,那个满头银发、爱穿红毛衣的小老头,那个每天必看《光明日报》、不断鼓励我多学点考古知识的小老头,走了,突然就走了……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张忠培 故宫博物院 院长 考古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