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公众号鼓吹“自愈”谬论,是又一个反智样本
近日,宁波市民管女士称,有一个育婴类的微信公众号,提倡孩子生什么病都可以“自愈”,越是严重的疾病越要自愈,而不是去医院接受医生和药物的“毒害”。管女士表示,“我身边就有好几个妈妈关注了该公众号,其中一人的孩子高烧好几天了还在‘自愈’”。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该公众号的创始人,他不学医不学药,其收费的微课群有12个,开设微课旨在帮助妈妈们系统学习提倡“自愈”的“达尔文医学”。(6月26日《北京晨报》)
孩子高烧不吃药,听信公号等“自愈”。之于这滑稽的一幕,实在很难说是家长本身太愚昧,还是公众号洗脑太彻底。事实上,在任何时候、任何平台上,各种形式的歪理邪说都普遍存在。但不得不说,基于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谬论”“误解”与“谣言”,还是显得更多了一些。诚如我们所见,一段时间以来,大量偏激、劣质的内容以公众号为媒介肆意传播,由此所衍生的种种反智、反常识之举,业已导致了显而易见的悲剧性结果。
若不是引发了“有病不就医”等极端后果,这一疯狂鼓吹“自愈”的公众号,想必仍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为祸。根据媒体调查,这一奇葩公众号的运营者,并无任何专业背景可言,简直连“民科”都算不上;其言之凿凿的所谓“自愈”理论,也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可言……可就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伪权威”,却让很多年轻妈妈深信不疑,甚至还自愿付费收看所谓“微课”。所有这一切,无不充满着讽刺意味。
此前,早有太多案例表明,微信公号存在着明显的“劣币驱逐良币”倾向。也即,那些武断、耸动、异类、极端化的“内容”更能占据市场、吸引流量,而那些专业的知识、理性的逻辑反倒往往会备受冷落。基于此,大量未受过正统学科训练、不具备相关执业经历的“伪专家”“伪学者”,在一番形象包装和营销策划之后,竟变成了公号圈里的“大神”继而赚得盆满钵满——散布“谬论”的育儿公众号,就是这其中典型代表。
公众号的“造神运动”加之“教主效应”,使得大量层次相近、观点类似的人被聚合在特定的小圈子中,并潜移默化地变得愈加封闭和偏执??梢韵爰氖?,那些在“婴儿自愈群”里的年轻妈妈们,必定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错的,她们只会从群里那些“志同道合”的妈妈身上,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偏知偏信。而原理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养生保健类”的公众号,以及一群同样被“绕进去”了的中老年人。
以公众号为代表的一些自媒体平台,不仅改变了内容的传播渠道,更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内容“价值”的筛选标准以及竞争秩序。在草根专家、山寨学者鱼目混珠、动辄“封神”的年代,被迷惑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焦虑的年轻妈妈们。对此,必须及早正视才是。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公众 自愈 谬论 鼓吹 反智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