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学霸笔记”不过是状元迷信的遮羞布
今年高考结束后,各类“学霸笔记”、“名校笔记”在网络平台热销。这些笔记类教辅产品,均使用手写体印刷,形似课堂笔记的复印件,而出售这类笔记的商家,则无一例外宣称,笔记作者为“名校高分毕业生”。而关于笔记来源,则有“向学校收购”和“复印学生间传阅版本”两种,其中不乏河北衡水中学这类名校。(6月21日《新京报》)
每年高考一结束,各种“考霸笔记”、“学霸笔记”或者“状元笔记”之类的“妖蛾子”,就开始浮出水面,成为被人热捧的对象和热销的商品。自然,“未经授权出售笔记违法”的常识也再度被强化,成为全面普及法律认识的契机。只是,提醒年年有,笔记时时卖,热门“名校笔记”月销量过万,法律的底线被践踏,为求成绩的急功近利心态也昭然若揭。
“学霸笔记”即便是真的,但也不是每人都可能适用的“葵花宝典”或者“考试秘籍”。别人的独得心法,是经过自己认真的总结和深入的探索,才最终形成于文。适合于学长的东西,未必就适合于学弟,对甲有用的学习方法,对乙未必有效。诚如西安一名高中教师所讲,学生笔记“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总结,目的在于即时掌握、反思所学知识”,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动手完成,而不是花钱购买他人的学习成果能够获得。
究其原因,还是状元崇拜和学霸迷信在作祟,以为拿到了人家的学习笔记,就掌握了获取高分的便捷通道,进入了另一层学习的境界。殊知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上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经历风雨”是注定“无法见到彩虹”。反之,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之下,状元崇拜已到了疯狂的地步,从状元裤的热销,到状元房、状元香的火爆,再到状元辅导班,状元笔记的追捧,及至到寺庙之中烧香拜佛。商家正是迎合这种需求,而在炒作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并达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状元经济”“名校经济”越疯狂,社会的价值迷失就越厉害。裹挟在其间的,是考生、家长和学校们。当“状元经济”升级了“状元崇拜”,而“状元崇拜”又催热了“状元经济”,二者势必陷入恶性循环。商业本身取决于供需关系,其在商业领域本没原罪。但在社会价值层面,过分炒作,会导致已经偏失的价值标准愈加失衡。在此角度上,批评“学霸笔记”只盯着其敛财本质远远不够,更应思考衍生“状元热”“名校经济”的衍生土壤。
物极必反,过分的追捧与追随,或许会成为一种伤害。以“状元房”为例,专家提醒,避免考生对新环境不适应,考生最好还是住在家里。更何况,以状元附体的情结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能会成为入住者难以承受之重。与其拾人牙慧,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跪倒膜拜,不如学习学霸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具备了学霸与状元们的精神而不是模仿,更不是生活在别人的影子下,你才会因为独立而变得强大,并因为人格的提升而实现成长的跨越。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状元 学霸笔记 笔记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