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围观高考作文实是寄托一种情怀
今天上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开考,语文作文题目有哪些,这些题目你如何写?(6月7日人民日报)
不出预料,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各地的作文题迅疾登上热搜榜头条,各路大咖小虾纷纷展露才华,进行“0分或满分高考作文”创作,段子手们也抖擞精神,竞相刷屏,家有考生更是对各地高考作文题热议不已……每年的高考作文题总能激起一阵舆论狂欢。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关注高考作文题?因为高考是关乎亿万家庭的大事,也是国人对于教育公平、社会公正期盼的浓缩。除了家长陪考、老师和交警护考之外,其他人等只有在考场外远望。而早年学过的数学、物理、化学,已经还给老师,“ABCD”和“历史纪年”也已遗忘在爪哇国,唯有高考作文,但凡认得中文便可写上一段,还可在高考作文搭建起来的话语空间里,自由发挥一抒胸臆,岂不快哉!高考作文成为人们关注高考、关注教育的重要窗口,于是每年的热议高考作文题风头不减,热闹非凡。
关注高考作文犹如察看岁月的留痕。从“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口号式,到“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一枝一叶一世界”的抒情,从“习惯”、“尝试”等命题作文到“”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的发散式作文,高考作文越来越贴近生活着眼现实,改革开放的巨变或细节都在高考作文题中或明亮或隐约呈现。
关注高考作文也是在回溯国家及个体的沧海桑田。有数据统计,恢复高考40年来,我国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我们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则从186美元增长到8866美元。无数寒门子弟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成为共和国的栋梁;中国经济通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得以腾飞;“腹有诗书气自华”国民素质通过受教育程度的普及而大幅度提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高考已经走过了40年,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回忆起此刻都唏嘘不已,每一个镜头的切换都牵动着说不清的悲欢离合。关注高考作文实是寄托一种情怀。我们热议高考作文题,正视高考的利弊与改革的波澜,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眼下走进考场的学子既似当年的我们,又与过去的“我们”大不不同,他们更有拼劲更具创造力,时代也给予他们更多选择与更多希望。毕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高考作文 高考 寄托 情怀 关注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