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舆论监督”不是“大生意”
无论人气有多高、包装得多么正义光鲜,伪善终究不是善,违法最终要受到法律严惩。
近日,随着警方对“网络大V”陈杰人所涉案件的深入调查,其真实面目逐渐被揭开:几年时间,陈杰人犯罪团伙先后注册建立“杰人观察视角”“杰人观察高度”等21个微博、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账号,发表炒作、攻击、揭露等各类负面文章3000多篇、先后在11个省市制造各类负面舆情200余起,敛财数千万元……
近些年来,随着自媒体迅速升温发展,网络敲诈也在其中浑水摸鱼,低门槛的自媒体很容易成为虚假信息的温床,甚至成为网络敲诈、勒索等新型网络犯罪的工具,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网络名人也参与其中,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公害。他们手段并不高明,却屡试不爽,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非法行为被披上了正义的外衣。
“陈杰人”们表面上喊着依法维权、为民请命,处处展现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实则以公益为名,行敛财之实;打着监督旗号,行敲诈勒索之事,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不仅给受害人带来极大伤害,更是在互联网上制造对立气氛,挑起极端情绪,激化本不突出甚至根本不存在的社会矛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严重扰乱社会良好秩序。
人们渴望公平,支持正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容亵渎。打着追问真相、追求公正的旗号谋取私利,以依法维权为幌子欺骗公众,只会搅乱解决问题的节奏,让问题衍生更多的问题。对于这种行为和那些善于自我包装的不法分子,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舆论监督”不是“大生意”。斩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牟取利益的土壤,不仅要高悬法律利剑,更需要每一位网民擦亮双眼,明辨是非,以理性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以法律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舆论监督 大生意 网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