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利润来源变为成本包袱
■实现医药分业困难重重
“按照新一轮医改的思路往下走,取消药品加成的下一步应该是真正实现医药分业?!蹦暇┲幸揭┐笱Ь彻芾硌г涸撼ぬ镔┍硎?,医药分业既是国内认同的改革方向,也有成熟的国际经验可寻,但在实际推进中遇到了现实困难。
专家表示,国际通行的所谓医药分业,是指医师对患者有诊断权和处方权,药师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权、审核和调配处方权;在这种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医院不设门诊药房只设住院药房,门诊患者凭医师处方自主选择社会药店购药,医院通过医疗技术和服务收取费用,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很小。医药分业既可以避免因医生与药品处方存在利益关系而衍生的大处方问题;也会通过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和调配,使药品使用更趋于科学规范。
改革期间,我国也在引导实施医药分业。2014年,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提出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由规模较大、质量控制严格、执业药师药事服务制度完备、诚信记录好的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逐步形成医师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
“但是,由于各种先天不足和机制扭曲,我国真正实现医药分业困难重重?!惫芟衔?,高水平药学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具有医保资质的社会药店数量有限,这些都导致公立医院外流的处方很难被有效承接;而“在我国医疗服务收费体系甚至社会分工中,历来缺失专业药学服务价值的体现,更是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与之相关的是,我国医疗行业一直没有设立处方审核调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专业药学服务收费项目,在医改推进过程中也没有对此加以体现。
■“医药分开”多为药房托管
各地一直在以医药分开、药房剥离的名义开展改革探索和尝试。
2016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招标后遴选广药集团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与其共同开展门诊药事服务管理创新。经过前期信息化建设和物流延伸改造,广州妇儿中心关闭院内门诊药房,由广药公司在医院附近设立大众医药妇儿中心店,承接广州妇儿中心门诊患者的药品调配工作,同时接收医院药剂科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患者在院内完成药品缴费后,领取医院开具的售药凭证,到大众妇儿店扫码取药,患者享受医保待遇的实施主体仍为广州妇儿中心。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史录文教授曾对广州妇儿中心进行实地调研。他介绍,该院的长期计划是逐步推进医药分家,门诊用药全部在签约药店取药,逐步将取药点扩充至广药集团旗下的60多家药店,最终扩展到所有有资质和条件的药店,完全剥离门诊药房。
“作为门诊药房的延伸不对外零售,同时处方权和费用收取仍保留在医院,说明这家院外定点定向药店并未能完全承载医院的门诊药房服务,目前的医药分开探索仅是一种不完全的药房‘物理’剥离模式?!钡仿嘉耐北硎荆喙匦畔⒒ㄉ韬土鞒谈脑?,为真正实现医药分开做好了电子处方外配的技术准备。史录文认为,现有制度条件下,剥离门诊药房、实现医药分开的另一大障碍来自医保报销?!案鞯鼐哂幸奖6ǖ阕手什⒛苁迪旨词苯崴愕纳缁嵋┑晏伲词拐嬲胍皆好耪镆┓?、完全实现处方外配,也没有足够的药店承接这些医保处方?!?/p>
一位医改政策专家表示,广州妇儿中心探索的所谓医药分开,暗含来自药品销售方面的利益来源,是一种变相的药房托管。实际上,药房托管已经成为各地公立医院应对药品零差率销售,转移药房运行成本的改革之策,大有“蔚然成风”之势,“但这掩盖不了众多关于药房托管利弊是非的争议”。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公立 医院 药品 加成 利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