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动力何处来
科技部日前发布消息,要做好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工作,到2020年,拟建设30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30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000个省级科技园区。
近年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国际共识。古老的“种田+养猪”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芭┨?厂房”也不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努力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多位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全国农业科技园区体系,要有效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将其建设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的试验田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区,形成可复制的新模式。
农科园区长啥样
从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设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高区杨凌农高区,到2016年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正式成立,经过20年探索,我国农高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前,全国涉农高新技术企业约6800家,营业收入约1.36万亿元。各地对创建国家级农高区积极性都很高。据科技部农村司负责人透露,湖北荆州、重庆荣昌等地已被列为考察对象。
既然发展如火如荼,为什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要强调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这是因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数据显示,全国涉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为8.6%,涉农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为5.4%,国内大部分涉农企业研发投入不足1%。目前,在14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仅有2家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目前已有的两家国家级农高区都位于我国主要的农业生态区,代表性很强?!敝泄咝录际醪稻醚芯吭鹤疑蛟锤嫠呒钦?陕西杨凌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仅起步阶段,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就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近6000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黄河三角洲主要是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治理示范区,这也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拥有800多万亩未利用土地。
农业科技园区体系不能仅靠国家级农高区。目前,经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有24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00多个,地市级有4000多家。农业部有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还有14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19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在山东高青(省级)农业科技园,黑牛是这座农业科技园的“主角”??萍荚吧杓屏撕谂Q城?、综合服务区、新农村社区等17个片区,形成了从饲料加工、养殖繁育到有机肥生产、有机种植为一体的完整的黑牛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上有2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直接联结了2862户农民,带动全省黑牛产业发展。
“如今,山东全省120个涉农县(市、区)实现了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的全覆盖。”山东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王守宝说,全省还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9个,数量居全国首位。建设梯次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山东已走在全国前列。
农业部科教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类农业科技园区虽然名称不同、级别各异,但都要按照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的要求,在探索农业经营新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前列,在建立新型农业科研平台、促进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作出示范,在科技金融结合等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发展瓶颈在哪里
记者采访发现,如今各类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示范园区很多,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就会产生资源争夺问题或功能定位模糊问题。在实际发展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农业科技园区只是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区而没有下游产业;而一些则只有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高新技术的注入。
现阶段,我国的一般农业科技园区对升级成为农高区具有强烈的愿望,但我国农高区评判标准仍以工业类高新区的评判标准为准,这不利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沈源说,鉴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差异,建设农高区就要降低满足高新区评价标准的经济指标,而且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问题,所以农高区要建立自身评判标准以及评价体系。
“当前许多地方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考核很严也很频繁,甚至每个月考核一次。这是按生产管理方式来管理科技园区,不利于培育创新驱动能力?!惫曳⒏奈旯劬醚芯吭翰稻盟芯吭苯ぴ迫衔?对农高区来说,重要的不是立竿见影地弄出一大批企业,而是优先注意产业生态建设,要尊重农高区发展规律。如果农高区批准后很快就塞满了企业,甚至变成本省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区,对外省农业高新企业没有吸引力或者只是解决一些涉农企业用地问题,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事实上,杨凌示范区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也面临着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缓慢、产业化转化速度较低、农业科研工作机制不活、引领产业能力薄弱等问题。总体看,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普遍存在产业科技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质量和效益还相对较弱。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专家张明表示,部分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园区,虽名为农业高新区,但是园区的主要来源为装备制造、建材等非农产业;区内的大多数农业企业,均存在生产规模小、税收贡献小、成长性差等问题;就全国范围内的农业高新区而言,也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活力咋激发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不单是科技部门或农业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单纯的科研,一定要用市场机制激发创新要素活力?!庇泄刈冶硎?要从产业支撑、创新主体和政策扶持三方面发力。
尽管产业模式各有不同,但农业科技产业园都要做足产业文章。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地方处处长杨经学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普遍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农业科技园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竞争力问题,要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
从今年开始,山东将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提升工程,聚集农业创新要素,重点支持海洋生物、特色果业、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形成产值过百亿园区产业集群;江苏则着力推动园区产业融合,一些园区推动二三产业融入农业,一些园区整合各种农业科技力量,为入园主体、周边农户提供服务。
“建设农高区尤其要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既包括一二三产融合,也包括产城融合?!敝泄┛圃号┚芯吭蓖跫妹袼?要以产城镇村融合为基本路径,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目标,把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双创”的综合试验田,为区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经验。
人才问题是农业科技园区长远发展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农业科技园区的关键是完善高效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主体,壮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必不可少。
“这几年,受大环境影响,园区黑牛产业发展遇到了一点问题。”在山东高青农业科技园,新天地牧业负责人王富国说,走出困境需要科技创新?!把巯?科技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协助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宗商品肉牛交易中心。入园企业最急迫的是吸引高精尖科研人才?!痹扒芪峁ぷ魅嗽蔽饧谈账怠?/p>
王济民提醒说,有两类人才需要特别重视,一是科技经纪人,为科技成果与农业发展对接、农业科技专家与新型农业主体对接搭建桥梁;二是科技型企业家,他们在促进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方面有专长。
适当的政策扶持是园区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点。为打破瓶颈,山东将在省级以上农高区推行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普惠制奖励补贴政策,补助经费最高1000万元,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强化科技投入;对自主研发具有核心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鼓励按照研究开发费用20%的比例给予支持。
姜长云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之初,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是必要的,但如果长期不注意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总是想着让政府多给资金支持,甚至经营了很多年后,离开政府的支持就不能活,这样的园区恐怕很难说是成功的。要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培育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农业科技 科技园 农业 产业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