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海南布局农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中新网???月22日电 (记者 洪坚鹏)近年来,海南省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农旅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促进了全域旅游发展。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是海南农旅结合的“老典型”。槟榔谷景区所在的甘什上、下村地处保亭山区,村民多数为黎族同胞,保留海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生活劳作状态,民俗风情资源丰富。两村300多名村民基本以种植、养殖等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业,20年前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景区建立后,经过长时间探索,积极吸纳当地村民进入景区就业,让村民们加入到旅游业当中。
村民王秋霞将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腾出来,供给景区装修改造成游客参观的黎族建筑样板房,自己又穿上黎族传统服饰,在腰间佩上扩音器,为游客们担任黎族传统文化讲解员。甘什上村50多岁的村民吉秀花每天在景区内演示黎族村民日常生活,她和3个儿子都在景区就业。
槟榔谷景区副董事长陈焕清介绍,“凡是愿意在景区就业的黎族村民,一律优先录用。允许村民自由选择务工与务农的时间安排。满足村民的个性化要求,以此实现景区与村民‘不离家、不失业、收入有保障’的合作愿景。”
到2015年,两村村民人年均收入达到36000元以上。依靠旅游业收入,甘什上村、下村的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五指山市红山乡的什会村位于山区。2013年,五指山妙自然茶业有限公司从云南引进国家茶树?;ば缕分帧白暇辍?种植在什会村。茶叶不仅让当地老百姓增收,还带动了一股采茶游热潮。
五指山妙自然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雪燕介绍,公司与村民签订产业扶贫协议,无偿给贫困户提供茶苗和专业科学技术种植服务,通过把公司和村民利益捆绑的方式,让村民种茶收益有了保障。
经过3年努力,茶园建设不仅带动村民致富,也吸引了不少住在五指山及周边的“候鸟一族”前来采茶、买茶、游玩。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认为,将“茶”与“旅”融合发展,依托海南一年数千万人次的游客大市场,不仅能将海南茶打造为地方高端旅游商品,还能促进茶产业广阔发展。
经过短短几个月建设,以水稻和南繁育种为载体的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即将正式开园。据了解,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目前有员工800多名,其中67%是本地村民。
三亚海棠区湾坡村的村民李永安,在水稻公园里负责种植20亩水稻。虽然还是种地,但他已然从一个农民成为有租金、工资、分红等多项收入的景区职员,得益于农旅融合示范项目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的开发建设。
李永安说,他把自家6亩地租给了景区,每年每亩地能收1500元租金,在景区里打工每个月有2700元工资,家里生活越过越好。
经过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的升级打造,海棠区2000多亩田地焕发新生,成为了融农耕乐趣、农庄休闲、南繁科研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游览体验区。
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还把长达70分钟的大型实景演出《田野狂欢》搬到田野中,它以农耕文化、田园情怀为题材,编排了春耕和插秧、太阳和月亮、水妹与春仔、稻草人和云彩、秋收和太阳等几幕场景,演出团队有300多人。
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投资方、三亚瑞兴合泰旅游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昭锋说,用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考量,贯穿了水稻公园打造的全程??⒔ㄉ韫讨?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有了固定租金收入、工资收入、经营收入和附加收入。
孟昭锋说,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将借力几千亩农田,通过南繁科技农业、热带高效农业和休闲旅游,打造海南乃至全国农旅融合的典范。
据海南省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8年年底,海南通过重点扶持45个旅游扶贫村和其他特色村镇发展旅游业,将带动10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村民 海南 旅游 景区 水稻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