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高学大德”方入“气墨灵象”
谈艺话史,往往聚焦经典珍藏,尽论巨制名作;又往往追忆历代先贤,悉数灿若星辰;还往往探研艺术流派,历列各个派别学宗。研读中国艺术史如此,把握西方艺术史亦然。如此,一定意义上,艺术史就是关于艺术经典的承载记录史,也是历代艺术大家的入榜排名史,还是各种艺术流派的探索形成史,而艺术(作品)始终是“灵魂”“核心”,具有鼎立与标志意义。
艺术史对艺术(作品)的选择,取决于其载道与传承之宗旨,突出地表现为尚绝、尚新、尚进、尚融与尚极。
先谈尚绝。“绝”即原创,亦即唯一,就是不可重复,这是艺术的至高价值所在,也是艺术史论的至高原则。艺术史不可能、也不会载入相同语言形式与风格的作品?;谎灾帐跏吩芈剂朔犊?,就不可能再录李宽,载录了齐白石,不会又录张白石,载录了毕加索,也不会还录牛加索。艺术史尚绝,由艺术的本质意义所决定,所体现的正是艺术最高价值的不可侵犯性。
再说尚新?!靶隆奔创葱?,创新从继承出发,走向新高度、新境界,而决非为创新而创新,误入荒诞不经、光怪陆离之歧途。比如,“六朝三杰”之一张僧繇的“没骨山水”,就是在继承凹凸绘画技法之后的创新;五代画家李成的“自成一家”,也是在师承荆浩、关仝的基础之上的创新;黄宾虹从“白宾虹”到“黑宾虹”,齐白石从师法八大、徐渭、吴昌硕到开创“红花墨叶”。
又言尚进?!敖笔乔靶校⒄寡萁?,就是站立时代新高度,这是艺术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从高级走向更高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时代审美、陶冶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所系,既体现艺术的时代属性;也呈现艺者的审美之需,既有宏观更迭;也有微观演绎。从原始美术、古典美术到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是一种艺术前行;从架上艺术到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综合材料,也是一种艺术前行。哲思有言,前行,哪怕仅仅一小步,也是新高度。艺术尤其如此。
还论尚融?!叭凇本褪呛停辔轮托?。艺术尚融,是艺术发展、演变过程中,古今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相互借鉴、吸纳、完善的一种艺术现象。近现代以来,这种趋势愈加显明。艺术先贤林风眠、徐悲鸿均有“中西结合”“中西合瓦”之主张。林风眠的光影彩墨、徐悲鸿的素描写实、李可染的光影山水等艺术成就,就是“融”的成果;“旅法三??汀闭晕藜⒅斓氯?、吴冠中的艺术成就,是非常典型的“融”的结果;西方艺术大师波提切利、克里姆特、马蒂斯、毕加索等,也从东方艺术中采撷了诸多艺术元素,吸纳了大量文化养分,一定意义上也是“融”的结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大变革、大融合趋势下,艺术之“尚融”将呈现新发展、展现新气象。
后语尚极?!凹奔醇?,是艺术创作追求出神入化之要义,也是艺术审美矗立经典完美之根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古典精神完美回归的典范,将唯美主义推向了极致,成就了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辉煌。晋唐时期以“二王”为代表的行书、“张颠素狂”为代表的草书,以及以“吴带当风”为标志的重彩壁画,还有宋元明清一路崛起的“文人绘画”等,均呈现书画极致之风,矗立艺术丰碑。
显然,“五尚”所及,皆与气墨灵象立论相契、立象相合?;谎灾?,气墨灵象之所以眺瞩艺术高峰,既以原创之“绝”为首要,又以继承之“新”为必备,还以攀高之“进”为应有,并以和谐之“融”为不可或缺,也以完美之“极”作通途。
有艺术评论家言,艺术史是艺术的“陈列馆”,艺术家是艺术史的“雕刻师”。对艺术作品的大浪淘沙,究其根本是对艺术家学养、功力的评判与检验。艺术(创作)尚绝、尚新、尚进、尚融、尚极,艺术家当须崇学、崇德、崇静、崇变、崇论。这是既往所启示,也是现实所亟待。
首先说崇学?!把А奔囱а?,是博学之学,是历史、人文之积学为成者。艺术是世界语言。既为博学,国学是本,世界主流文化也是应有之含。恩格斯在谈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就是博学的魅力,也是博学的力量。中国艺术史同样反复印证这一命题,依时代进步与审美发展论,今天的艺术大家应该更博学、更融通、更至达。
其次说崇德?!暗隆奔吹卵?,是德行、品位修行之要义,更是责任、担当之根本。习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蔽粝痛嫜裕骸胺沧鞔乐恼?,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薄安欢土蹲约旱娜烁?,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蔽囊找茉烊诵?,艺术家是灵魂的工程师。如此,艺者须有大德之养,不仅要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古往今来,既有精湛艺术魅力又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从艺者,多不胜数,成为一代又一代艺术中人之典范。当下,从艺者尤其要“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贝佣拔反嬲?,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p>
再次说崇净?!熬弧奔辞寰?,是心性之纯净,亦为精神之清静,还是入念之幽境、化物之象境。释语论,真性清静方一尘不染。修身讲境界,艺术创作同样讲境界。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要呈现出灵气、雅气、文气、静气、清气、逸气等审美境界,必然要求创作者心灵须纯净,精神须清净。从古至今,那些受人尊敬、广被赞誉的名家大师,无一不远离浮躁、不慕奢华、不求功利、安于寂寞,也无一不“板凳坐得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显然,如今艺术乱象中诸如复制抄袭、投机取巧、花拳绣腿、沽名钓誉,以及低级趣味、江湖习气、胡涂乱抺、急功近利者,皆与“尚净”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从次说崇变?!氨洹奔幢浞?,是追求新手法、探研新技法,也是择一切手段、涉所有元素之变。技艺诸法的求变缘于艺术语言的探异,由艺术的本质意义所决定,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法则。赵无极的从具象、半抽象到纯抽象,张大千晚年的泼墨与泼彩,傅抱石后期的破锋笔法与散锋笔法,都是求变的成果,也是探异的丰碑。艺术要攀上高峰,既不能一线(条)画到底,也不能一意(象)写到底,又不能一泼(墨)泻到底,而是要善于化诸法于多变,于变中呈最美(语言)。
最后说崇论?!奥邸本褪橇⒙?,就是将艺术感性升华为艺术理性,包括艺术审美中的体验、感悟,也包括艺术创作中的探索、思考。南齐画家谢赫著有“六法论”;东晋画家顾恺之创立“传神论”,清初画家石涛提出“法自我立论”,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色彩音乐论”,都是艺术史上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奇绝华章。
如此,“五崇”所涵,均为气墨灵象立论所据、立象所依。艺术家要进入气墨灵象之境,学养为本、德养是魂、清净为道、变法如器、立论为宗。进言之,学养厚积艺术功力,德养滋润人格修为,清净拒绝浮躁杂念,变法矗立个性样式,立论实现感性升华。
要说明的是,气墨灵象是艺术的,也是哲学的,是艺术的哲学,也是哲学的艺术,是艺术理想、创新语言,也是艺术实在、创作探索,既玄妙惚恍,又真切自然。作为多层次“天人合一”之灵妙之合、超验之美,如果说,对其(天人合一)所蕴涵的哲学之美、诗性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认知、探索与感悟无停滞,那么,关于气墨灵象的探研实践、表达与呈现则无止境。
(作者为作家、艺术评论家)
编辑:杨岚
关键词:艺术 艺术家 气墨灵象 艺术家的人生理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