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预算数额惊人 艺术特展为什么如此红火

毕加索、莫奈是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常见的主题。上图为莫奈《睡莲池与玫瑰》,右图为毕加索 《两个小孩》(资料照片)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任馆长托马斯·霍文策划的介绍埃及古文物的特展(超级大展)———“图坦卡门的宝藏”,曾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展出,展览117天便吸引了83万人参观,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图为藏品之一
随着博物馆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一股举办艺术特展 (国外称超级大展Blockbuster)的热潮弥漫全球。还专门有人写书介绍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理论。特别是近期,在中国艺术界,各方还就艺术特展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那么,什么是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在国际上,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的运作模式和特征是什么?博物馆美术馆为什么要举办艺术特展(超级大展)? 国内的艺术特展(超级大展)有些什么特点?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艺术特展(超级大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
20世纪80年代,艺术特展 (超级大展) 开始在全球大型博物馆的实践中盛行起来。艺术特展 (超级大展) 的英文“Blockbuster”的英文原意指一种破坏性超强的爆炸物,简称“超级炸弹”,后来引申为引起轰动效果的人或事物。这一概念被引入博物馆美术馆语汇可以追溯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任馆长托马斯·霍文(Thomas Hoving) 策划的“图坦卡门的宝藏”(Treasure of Tutankhamun)巡回展。该特展首站于1976年11月17日至1977年3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展出,展览117天便吸引了83万人参观。这个展览被视为是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的典型案例。
1980年代以来,全球的博物馆美术馆变得越来越以观众为导向,这至少可以分为两层意义,一是回应广大群众的需要,另一层则是商业策略或者消费主义的发展所致。也有的认为这是一种后现代的博物馆实践,这种实践更加重视观众,更加强调娱乐性。办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就是很好的方式。
当下国际上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常设展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其相对固定的展示方式也容易让观众感到厌倦。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可以弥补常设展的不足。因此,常设展与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的配合已经成为博物馆美术馆普遍采用的展览策略。作为对常设展的补充,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具有常设展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可以增加参观人数,带来新观众。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近年推出的“皮耶尔-修贺:屋顶花园装置”、“萨金特:艺术家与朋友的肖像画”等艺术特展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并且为纽约制造了9.46亿美元的收入。然而,并非所有的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的推出均可带来参观人潮,必须事先要有策略规划,经过对观众的研究,区隔、目标对象的锁定和市场的定位思考。二是艺术特展为博物馆美术馆提供了大胆创新的好机会。对博物馆美术馆而言,有的艺术特展 (超级大展)也是一个展示新理念、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实验场所,可借以观察观众的反应,为博物馆展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例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3年举办的 《雨屋》,就是一个很好的与观众互动的艺术特展?!队晡荨?015年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时,这件装置作品面积有所扩大,观众在屋外时,看到屋内大雨不断,但当观众进入屋内时,不管走到哪里,却不会被淋湿。展览的高科技特性再次吸引了大量人潮。三是不少艺术特展以新的视野鼓励观众以多元思维进行思考。四是开拓了博物馆美术馆的社会资源。依照性质与规模,每个博物馆美术馆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一般而言,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具有专业与公益性,在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及各项服务设施上,均拥有庞大的资源。然而,博物馆美术馆亦有其不足的地方。因为不同的博物馆美术馆定位不同,可能会忽视一些非主流观众。但是,借由一些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再配以赞助商的合作,这些博物馆美术馆可以争取到新的观众群,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的预算
通常数额惊人
尽管对于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的定义至今未有定论,但是艺术特展(超级大展)还是有一些显著的特征。这类展览的预算通常都是数额惊人,通常也是以所吸引的参观人数与收入来评判作为展览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由于艺术特展 (超级大展)制作昂贵,展品通常需要外借,对于主办方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因此也有专家认为,有的博物馆美术馆过于重视或者把资源花在艺术特展(超级大展)上,可能会造成忽略常设展和其他的项目。
从运作方式上讲,艺术特展 (超级大展)与一般展览也有很大的区别。国外知名博物馆美术馆通常的运作模式是“博物馆-基金会-企业赞助-媒体”。具体来说,在展览组织形式上,通常是由馆方自主策划举办,也有馆际合办、馆方与其他组织机构合办。展期通常为三至六个月,若是巡回展时间会更长。展览一般在中心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举办,展品除了部分馆藏品,多为外借。这类展览,在展览前期就会进行大力度的宣传推广,届时吸引大量观众。一般这样的特展,目标观众都希望有几十万人次。因此,举办一个艺术特展(超级大展),需要投入的各种资源都远超常设展。
从展览制度上看,艺术特展 (超级大展)通常是由策展人策划的主题展。但是因为票房往往会成为衡量展览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之一,所以也对策展人提出了挑战,即如何平衡展览的学术性和娱乐性。
国内近几年来也出现了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热
国内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股举办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热。这些展览往往以艺术史上一些大师级的著名艺术家,如毕加索、莫奈、达利、雷诺阿、贾科梅蒂等为主题。
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在上海举行,展出毕加索48幅油画、7幅版画和7件雕塑,共计62件作品,作品保额为60亿元人民币。票价为平日票80元人民币,周末票120元人民币。因各种原因,这次展览并未达到主办方期待的效应。85天展期中,共有约20万人次参观,也低于主办方预估的50万人次。展览的收入难以维持收支平衡。但是,相比“2011年毕加索大展”,同样的主办方2014年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在上海引起了轰动并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在2015年,又有多个艺术大师特展引进国内,其中两个达利展还在上海撞期。一个是“疯狂达利艺术大展”,展出以青铜雕塑为主的大约300件展品。一个是“鬼才达利”展。另外,上海当代艺术馆2014年举办的“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和余德耀美术馆2016年举办的“贾科梅蒂雕塑展”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群,赢得了相当的口碑。而“蓬皮杜现代大师艺术展”也在今年1月落下帷幕。
国外的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大多是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机构举办的,主办方是博物馆美术馆,虽会寻求社会赞助,也有一定的展览门票收入,但主要是为了贴补展览的成本,以非营利性为主。同时,在展览的主题和质量上会严格把关。博物馆美术馆本身就有专业的学术研究团队。而目前国内推出的各类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大多选择在商业空间展出,虽然也不乏公益性,但主要以营利性为主。因此,在营销上有时就有过度追求商业化之嫌。在展览的内容、展陈手法与品质上往往也有不少局限。一些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在展览主题的选择上,往往只注重少数几位经典大师的作品,选题雷同。比如,近年来国内关于毕加索的展览就有四五个,达利展三个,有时是同城举办,结果彼此“恶性”竞争,大打商业战。当然,目前一些主办单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艺术特展(超级大展)目前在艺术展览中已扮演着越来越为活跃的角色,并持续不断地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观众。从上海这几年来的发展来看,艺术特展(超级大展)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也获得社会不少的关注。笔者听闻有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想举办艺术特展(超级大展)。但笔者希望不要在短时期内出现艺术特展(超级大展)发烧现象,仅仅为了商业目的就盲目举办没有品质的艺术特展(超级大展),无论对于主办方还是观众都会是一种伤害,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适合举办艺术特展 (超级大展)。艺术特展(超级大展)需要适度的发展,除了那些艺术特展(超级大展),我们也需要那些有学术品质的小规模的适应不同观众的特色展。马琳(作者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美国艺术资助制度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编辑:杨岚
关键词:预算数额惊人 艺术特展 博物馆 展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