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在时代洪流中书写创新故事
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先进团队走上领奖台,接受党和国家的表彰。在拉萨,“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征程上的中国科学家主题展”吸引众多观众;在重庆,大学生们把精心绘制的画像献给自己的偶像——袁隆平、向仲怀、袁道先等科学家;在科普中国网,专家给科技工作者“挑毛病”,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告别“亚健康”……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洋溢着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价值追求,彰显着对科技创新的深沉呼唤。
时钟拨回到去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开启了“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应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要求,国务院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8100万科技工作者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与节日同样振奋人心的,是中国科技近年来不断取得的创新突破。天舟一号飞越太空送货加油、“蛟龙”号下探马里亚纳海沟、C919大型商用客机首飞、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说明中国科技创新正在走近突破的拐点,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历史关口。
处身这个历史性关口,我们恰逢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夜,它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外部机遇?!盎チ?”、人工智能、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新的产业革命孕育着新业态、新理念,也将重塑世界的经济格局。有人说,中国错过了前两次产业革命,在这轮产业革命中,第一次有可能同科技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事实上,在不少新经济领域,中国已经从“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只要我们好好蓄力、精准发力,就有可能在新的风口实现弯道超车。
处身这个历史性关口,我们迎来了转型升级的经济新常态,这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拉动力。长期以来,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是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旧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只有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新路,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恩格斯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前,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前期的创新成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推进科技创新。既有必要性、紧迫性,又有可行性、操作性,推进科技创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我们一直在努力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随着创新实力的不断积累,中国科技的信心也与日俱增。有了这样的自信,我们得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差距、更加主动地抓住机遇,把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转变为自觉行动?!翱萍剂煊虻牧α科胶庹诜⑸谋洹V泄嗄昀匆恢毕勰降乜醋盼鞣椒⒚髑飧鍪质贝娜砑胄酒?,如今,它也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有人认为这或许会是未来最重要的技术。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距离美国只有一步之遥?!蓖夤教宓恼庖黄兰郏右桓霾嗝婵凸勖杌娉鲋泄萍妓Φ睦贩轿?。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一度在技术上独步天下,后来却在科学的发展上落后于人,“李约瑟之问”令人沉重。经过近两个世纪的不懈追赶,中国终于有机会重回科技创新的第一阵营。广大科技工作者把人生价值书写在伟大时代,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拼搏奉献,则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可期,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梦想终将实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创新 科技 中国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