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兴会”在传统书法中的审美意义
“兴会”的基本含义,指艺术家在不可预知的自然、情境等客体邂逅触遇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充满生机而又不可重复的艺术。“兴会”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庄子》中,《庄子·大宗师》中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彼档氖?,众人与“真人”相比,困扰日深,嗜欲深重,所以难得与自然之理“兴会”。南北朝时期颜之推《颜氏家训》提出“标举兴会,引发性灵”,较早明确地提出这一专属概念。晋陆机《文赋》中开始对此做完善的阐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薄笆枪驶蚪咔槎嗷?,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知夫开塞之所由也。”这里的“应感之会”与现今“兴会”意思完全相同,揭示了“兴会”作为创作最佳契机的内涵特征。
而就书法艺术来讲,“兴会”内涵较为宽泛,表现程度也有深浅之不同。一是以“不经意”“猝然”“忽然”“触遇”等形式表现,反映书家在某个时段在某个地域突然欲书,在创作境遇上有着明显的“兴会”特征。唐孙过庭《书谱》言之较详:“偶然欲书,五合也?!薄凹右悦有C不传,搜秘将尽,偶逢缄赏,时亦罕窥,优劣纷纭,殆难乐覙缕。”
二是以情适意合、心手相应、兴致勃发等情形表现,反映书家情感与思维在与外在物象变化感触中,一挥而就,形成难以重复的艺术佳构。汉蔡邕《笔论》“默坐静思,随意所适”,晋卫夫人《笔阵图》“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说的都是创作时书家要任凭想象驰骋,思维激活,使才情充分高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中:“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手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书”,表明书法要注重与时境“兴会”,书法创作的前奏热身的涨衰,不但是区别艺术品和实用品的标志,而且预示着艺术创作的成败,意味着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所以历代书家笃重书法艺术前的境遇之具备,唐欧阳询《八诀》“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说得更加形象化,书家对纷纭变幻的物态万象要有所应和,爽然赴约才能领悟其真谛。
三是以“感物通神”“天赋灵动”等特征表现,创作出书法中的“逸品”“神品”,这是“兴会”的高端表现形式。其深层含义在于表明书法与其他艺术在思维方式上的思维差异。何时何地书家的心灵受到外物的感召,兴发起创作冲动,不可预设也不可以假定。
“兴会”取决于书家与客体的契合
书法艺术得益于书家心与物相契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万物与宇宙人生对书家的影响,是一种润物无声、熟视无睹的潜意识存在,只有书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产生了某种契合,才有可能情思波动,感情激越,创造力空前,出现“兴会”之机。所以“兴会”并非指实体性的范畴,而是表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性范畴。“兴”表现出书家情感的奔放无羁、天马行空、致高神逸;“会”则表明书家将周遭时际、物象与艺术的积累笼聚于胸。要么以情兴物,自身的感情对外物有所寄托;要么物以情观,外物对自身感情有所寓怀。当然,心与物契,内与外符的向度和强度、力度会迥然相异,亦即书家与外物的情感体验关系,会由于不同的触遇和感应方式而千差万别。
书法艺术强调心灵和外物必须统一,当心灵和外物骤然“兴会”之时,也就是书家灵感女神降临之时。所以书家特别强调“兴会”的作用,南朝王僧虔《笔意赞》把“心忘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的“兴会”心理状态,看做书家“求之不得”的最高创作境界。
“兴会”的审美价值生成
因为“兴会”具有不可逆料、无心相求的特质,有鬼斧天成、顺其自然之意趣,这就使其美感的生成也踔厉高蹈,情有别致。
书法有无以复制之美。书家在“兴会”的作用下,情感得到激发,使自己的技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创造出让人摇荡心灵的审美艺术?!靶嘶帷毕殖∠质毙?,是形成书法艺术“无以复制”的最主要因素。书家的情感丰富而多元,可欢乐可喜爱可悲哀可惊恐,就是同属于悲哀,即使悲哀的原因和性质大致相同,它在不同的书家身上也表现出独一无二的特征。
“入定”对“兴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使书家从实用功利中解脱出来,书家决不能以实用的目光去观物取象,而要通过艺术的手段化具象为抽象,从特定的时空中移出物象而观其抽象的一面,在虚静专一的心态中,超脱于物象之上,为“兴会”来临做好铺垫和准备,使物象在抽象之泉的灌注中成为艺术?!叭攵ā钡谋局?,是使书家不滞于形,并赋予物象以内在不息的生命和外在飘忽的神韵,使书家与物象在互为各异的状态下,达到物我交相契合,从而创作出一个互为亲近、物我浑融的形象。
“兴会”根植于书家深厚的学养
诚然,书法艺术自然高妙、臻于化境的佳构,往往都是书家与境遇“兴会”而成,但这种“兴会”并不是随机而取,想遇即至的,而必须根植于书家深厚的学养。只有书家最大限度地熟练掌握创造技巧、自由运用艺术形式,且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才有可能生发“兴会”的机缘。如果缺乏深厚艺术修养和丰富艺术创作经验,不仅不会受到“兴会”的青睐,就是与“兴会”遇合,也不可能有书法极致艺术的诞生。
首先,“兴会”根植于书家的操守。《论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表达了儒家观念中人生之“德”与“艺”的关系,特别强调人要修身养性,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和馨香之德。其次,根植于书家的学问,史上几近所有的书家都学识丰富,至少在某个方面有特长,可以说都是见多识广者。再次,根植于书家的游历与胸怀。书家不能闭门造车,而要走万里路,交万邦友。与友交游,尽享山水的乐趣,得之心并寓之酒,游目骋怀,放浪形骸,兴怀欲书,是古代书家优雅生活要诣所在。书家在游乐之中,不仅会将世事烦恼抛之脑后,而且可以怡情恣性,激发书家之文思。
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作《醉翁亭记》,王羲之留下了百代彪炳的《兰亭集序》,说的就是书法得之于游乐的盛事?!靶嘶帷钡牟是蛑换崤赘疤炖势澹莘绾统钡奶焓?,抛给“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境地,抛给“群贤毕至,一斛一咏”的禊友,但绝不会飘向缩之阁楼、不问世事的“书蠹”。唯有书家操守高洁、学识深厚、视野开阔,才能时时有“兴会”之机,处处有“兴会”之缘,也才能在喧闹的世界得以看出书法无相的妙意,在欲望洪流中看到书艺清澈雅致的特质,在混乱的秩序中辨析出艺术生命的妙宗与指归。
(作者为江苏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编辑:杨岚
关键词:书家 书法 艺术 “兴会” 传统书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