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各大名校学子都爱读什么?"清华人"独爱金庸江湖
学子反馈
文学读物是大学生的首选
大学学子如何看待这些榜单,他们的阅读是否与其重合?经过对多位大学生的采访,发现文学读物确实是很多人的首选。北京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一学生郭新颖说,她最近看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我喜欢很爽很放松的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中国读书会会长秦智然有些困惑,读书会原本推荐的读物都是乡村中国研究等专业读物,比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及《农夫哲学》《文人法学》等。但现实是,面对学业压力,不少学生不再习惯阅读学术专著,而习惯从网上下载文献,专业艰深的阅读在读书会开始变得式微。因此,最近读书会推荐的读物已转向为文学书,其中一本为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
一些学生则对借阅排行榜不以为然,认为不能全面反映大学校园的阅读,毕竟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中国政法大学大一学生陶力文称自己是非典型的法学生,他最近迷上了王小波小说、民国大学者的散文以及唐宋话本小说。就在昨天,他书包里揣的书包括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清代沈复写的《浮生六记》。陶力文自曝,热爱阅读更多得益于儿时家里那个大书柜,而像他这样热爱阅读的在大学里并不占多数。
首都师范大学大学生阅读俱乐部理事长王海英也说,该校同学正在阅读的大多是各院系班主任推荐的书目,可以说各有特色,不尽相同。大学生阅读更多与专业相关,但兴趣很宽泛,像王海英学的是化学专业,但他正在读的一本书是《西方哲学史》。
业内建言
深度阅读最宜“按人读书”
这份让大学学子有所争议的榜单,图书馆业内人士却并不感到意外。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春鸿分析,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很多阅读都是满足好奇,因为在初高中阶段,他们被学校、老师管得死死的,所以到了大学就会一气儿看那些以前不让看的书,像《盗墓笔记》《诛仙》,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都属于这种情况。同时,那些满足知识层面的社科读物,都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这类书的借阅率也比较高?!罢馑得鞔笱渎思で?,还是积极向上的?!?/p>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王波从心理学的角度比对不同学校的阅读报告,他发现北大借阅榜TOP30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解忧杂货店》,清华榜TOP30中则有《社会心理学》《为什么我们如此不安》,“这很有意思,说明两个学校一贯相爱相杀,在学生心理方面也出奇地相似?!蓖醪ㄈ衔剿5难加行睦矸矫娴睦藕筒话?,只是清华学生寻取慰藉和解惑的图书比较严肃,北大学生选择的图书偏重于科普。
至于大学生爱金庸、爱武侠,王波为之点赞。他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雅俗,早已被确认为经典。他分析,“金庸小说里最不缺的就是英雄、浩然之气,这和清华的气质很吻合?!毕啾戎拢贝笳庋淖酆闲源笱?,女生对武侠天然排斥,男生估计在初高中阶段就把金庸读完了,所以在阅读数据中显示不出对金庸的偏爱。
不过,王波直言当前的阅读状况不甚理想,手机对深度阅读干扰太多。但他相信,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意志力的学生越能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学者、科学家、企业家、演艺家等。他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支招,“我特别推崇‘读罢一人是一人’的读书方法?!北热缏逞傅氖椋”境汕贤?,如果整天读选本,会感觉鲁迅的书永远也读不完。实际上,鲁迅一辈子的正式论著并不多,选本都是换不同的角度反复摘编而已,给人以难以读完的假象。王波说,“我建议按人读书,读鲁迅就读《鲁迅全集》,这样对鲁迅的精神遗产也会有更完整、更深刻的认识?!保钦?路艳霞)
编辑:梁霄
关键词:名校 学子 清华人 金庸 江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